南京市齐武路小学四年级数学备课组第三次活动
发布时间:2020/10/16 19:25:52 作者:黄佳 浏览量:506次
南京市齐武路小学四年级备课组活动记录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
组别:数学 组长:黄佳
一、活动主题:
研讨观察物体教学
二、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对第三单元观察物体(1)一课进行探讨。
活动时间:2020年10月15号
活动地点:南京市江宁区南京市齐武路小学
参加对象及人数:南京市齐武路小学四年级数学组
执教者(主讲人)及课题:濮为云
三、研讨记录
濮为云老师:这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图形可能不同,并初步学会根据视图判断观察者的位置。本节课的教学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联系生活实际,在探究新知时设置了自主操作.亲自观察、独立总结,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地探索新知。
黄佳老师:濮老师这次课上得很好。这节课大量地创造条件,让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中。让学生观察自己文具盒,欣赏学校的照片等,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延伸了学习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学和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
四、活动签到表(电子照片)
五、教学设计及反思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辨认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进一步深化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从同一个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观察过物体吗?一般我们是怎样观察物体的?可以从哪些角度观察物体呢?(观察物体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会得到不同的观察结果;观察的角度可以是前面、上面、右面……)
这节课我们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
二、学习例1。
1.观察投票箱。
(1)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投票箱)我们一起来观察这个投票箱,你能指出投票箱的前面、右面和上面吗?(学生指一指)
(2)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这个投票箱,你看到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先让学生想一想是什么形状,再让学生观察。)
(3)汇报交流。教师课件展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
2.完成练一练。
(1)拿出你的文具盒,分别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一看,和你的同桌说一说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样的?(指名1-2名同学说一说)
(2)练一练第2题。
三、学习例2。
1.出示视图1:这张图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看了这张图,你能把它摆出来吗?(学生分组操作)
分别从它的前面、侧面、上面观察,你分别看到的是怎样的形状?分别把它们画在方格纸上。相同吗?
交流:……你发现了什么?(同样的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得到不同的形状)
2.完成试一试。
(1)学生独立完成。
(2)观察前面和右面看到的形状,你有什么发现吗?(前面和右面一样,同样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也可以得到相同形状)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2.完成练习六第1-3题。
五、作业:练习六第4题。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图形可能不同,并初步学会根据视图判断观察者的位置。本节课的教学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联系生活实际。首先利用“盲人摸象”的故事导入新知,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课一始、趣已生的效果。
六、活动报道及照片
立足教学,互促成长
—-齐武路小学四年级数学备课组教研活动
为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数学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学生成长性思维的发展,2020年10月15日上午第三节课,数学组的濮为云老师在四(1)班执教观察物体一课为四年级数学组老师展示了一节备课组的课。
濮为云老师从生活中观察物体入手,引导孩子进入今天的学习内容---观察物体,“投票箱”从简单的物体入手,观查投票箱,它的前面、上面以及右面分别是什么,请同学上来指一指说一说。在身边的物体入手,文具盒、书等,观察他们,和旁边的同学说一说。最后观察由小正方体摆出的图形,先用实物演示再抽象到图片的形式。学生观察发现,汇报。听听学生的想法,引导学生明白同样的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得到不同的形状。
濮老师对这次上课先进行了说课的反思,这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图形可能不同,并初步学会根据视图判断观察者的位置。本节课的教学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联系生活实际,在探究新知时设置了自主操作.亲自观察、独立总结,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地探索新知。
黄佳老师认为这次课上得很好。这节课大量地创造条件,让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中。让学生观察自己文具盒,欣赏学校的照片等,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延伸了学习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学和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
一节课给每个老师多带来了很多想法,从中又能学到很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