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教学一线>>教研活动>> 文章
齐武路小学信息技术教研组活动(5月20日)

发布时间:2022/5/20 17:10:41 作者:吴素菊 浏览量:1410次

南京市齐武路小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2021-2022学年度第学期

组别:  信息技术  组长: 吴素菊

一、活动主题:

信息技术的课堂魅力从何而来

二、活动方案:

1.活动目标: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了使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需求,让我们农村小孩也能具有这种信息素养,在农村小学已经普遍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毋庸置疑,课堂教学对信息技术这门课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由此出发,本文阐述了信息技术课堂的魅力从何而来,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这门课,值得我们探讨。

2.活动时间2022520

3.活动地点:南京市齐武路小学机房一

4.参加对象及人数:南京市齐武路小学全体信息教师

5.主讲人:吴素菊

三、会议记录

主持人: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的我们这些一线教师最清楚,信息技术课上起来容易,上好却很难。课堂上我们面对的是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规定好的案例和专业术语,我不禁思考:信息技术的课堂魅力从何而来?怎样才能让学生兴趣盎然的参与?怎样才能保持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顺利的完成学习任务?

讨论:在如何提升信息技术课的课堂魅力这条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困难需要解决。我们要不停地改变,不停地探索,不断地创新,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的信息技术课与其他课一样能开展得有声有色!信息技术课的可创新之处有很多,这是由这门课的性质决定的。很多地方信息技术课不算成绩,这样我们就可以大胆去创新,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另外,信息技术课讲述的是现代最前沿的知识,直接与高新技术接轨,只要我们的课堂稍加改变,很容易 抓住学生的眼球,这样我们的课就不会那么生硬无趣了。

尝试着在我们学校开设信息特色社团先让一部分学生了解信息技术课、走进信息技术课,感受信息技术课的独特魅力,再通过这些学生将这种魅力传递出去,让更 多的学生参与到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当中来。

总结: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社会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也将越来越被人们重视,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探索,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必将趋于完美,魅力四射!

四、活动签到表(电子照片)

1655773817424

五、讲稿

信息技术的课堂魅力从何而来

导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集知识性和技能性于一体,还具有工具性的特点。参照上课的程序,我作如下思考和探索:

一、导入部分

让学生想学习,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掉足他们的胃口,有句话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是让一个人产生学好某种知识的稳定倾向,只有想学习才能真正的学好。乐学才能善求,对于小学生显得更为明显。好的导入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而且还能沟通师生间的感情,使学生产生乐学、爱学、主动地去学的愿望。

导入主要有这样几种类型:1、激发求知欲,把用新知识成果展示给学生,为达到这样的目的而学习新知;2、视听媒体的利用,抓住学生的眼球,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的由课外转移到课堂,并且兴致勃勃;3、设疑导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学习了新知就能解决问题。当然还有其他方法,其目的都是为达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想学习,有了这样的前提,学生就已经具备了学好新知识的最首要的条件。只要学生想学了,我们的课可以说是已经成功了一半。

二、教学过程

1.——巧妙设置疑问,促使积极参与。

思维通常总是开始于疑问或者问题,开始于惊奇或者疑惑,开始于矛盾。  少年儿童对未知世界总是充满好奇,对新鲜事物总想探个究竟,喜欢对一些问题做出大胆地臆测或猜想。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把全部教学内容和盘托出,而是有意识地制造一定的悬念,留有一些空白地带,让学生自己去推测和预计可能的结论,实施这种教学策略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过程的创造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

2.——活用教学形式,激发学习热情。

在我们农村小学,若是询问100名学生:你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吗? 99个学生会说喜欢!面对这样的热情,我的压力更大,如何选择最佳的教学形式,才能让学生对每节课都很感兴趣,尤其是我任教的三年级。三年级学生初学电脑,他们连英语的26个字母都没认全,键盘鼠标都不是很灵活,对电脑知识知之甚少。在教学中,我有意识的把一些趣味性的内容、图形编制成小动画、配上音乐、设计新颖的课件,让学生欣赏,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或找一些较贴切、形象又能让学生感兴趣,能轻易理解的事物打比方,这样的教学效果更好一些。

3.——创设和谐氛围,保持学习兴趣。

在农村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我懂得了秉持鼓励和诱导相结合的观点,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可以保持他们学习的兴趣。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差异,加上有的学生因为顾及到自己的语文、数学、英语等成绩的不理想,总会存在着担心、畏惧等心理倾向,部分胆小的学生因此产生压力,要使全体学生均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就必须鼓励、诱导学生,创设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

4.——设置合适任务,体验成功的快乐。

信息技术课教学大纲中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即知识及技能的传授要以完成典型的任务为主,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观点。在我的课堂中,我根据教学内容进度,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几乎每节课都制定出比较切合学生需求的教学任务,让学生通过学习,努力完成在本堂课里我预定的任务,当他们完成这一任务时,呈现出了一种成就感和愉悦感,从而获得了体会学习的快乐。

以上这些方法仅仅是我在教学过程的一点做法和想法,当然并不是这些在每节课中都会同时涉及到,需要灵活应用,因时、因地、因人的制宜。

三、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教学评价要灵活多样,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与方法、学习中的交流与合作以及动手实践能力。可以多些形成性评价,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促进,使评价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奖励自我、赞赏别人的过程。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四、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要注重学生个性和能力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应贯穿于信息技术课的每一个环节。以尊重个性的开放性的课堂小结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五、兴趣小组的课堂

成立校级社团,培养学生特长。在兴趣为主的课堂上通过成立信息技术学科社团,将部分信息技能水平较高、热爱信息技术的学生组织起来,利用正常教学活动的业余时间,给予充分指导,让这部分信息技术特长生出成绩拿大奖,这也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很大动力之一,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也会投入更大的热情。

、活动照片

520.png
    昨天访问: 3167  |  今天访问: 1076  |  本月访问: 52083  |  上月访问: 92455  |  访问总数: 3369513  |  会员总数: 106  |  文章总数: 2127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文鸿路166号 邮编211112 电话:025-87116692

版权所有 南京市齐武路小学

备案号: 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