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教学一线>> 文章
聚焦“双减”,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2/6/23 8:13:10 作者:蔡飞燕 浏览量:694次

南京市齐武路小学备课组活动记录

2021-2022学年度一二学期

组别:  语文  组长: 蔡飞燕

一、活动主题:

聚焦双减提质增效

二、活动方案:

1.活动目标:

为进一步交流小学语文集体评课经验,深入研究小学生阅读教学观念,提高阅读教学效益,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进一步推进小学语文新课程的实施。

2.活动时间202267

3.活动地点:南京市齐武路小学

4.参加对象及人数:南京市齐武路小学四年级语文老师

5.执教者(主讲人)及课题:蔡飞燕                        

三、研讨记录

集体备课部分

蔡飞燕:本文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文中有许多处进行了对比,如:巨人砌墙与拆墙后花园情景的对比,巨人砌墙与拆墙后态度的对比、感觉的对比,正是在这些对比中,故事的情节变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显现出来。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童话在主人公的安排、表达方法的选择等方面的特点,二是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王佳琦: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教学难点是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评课部分

陈佩功:在本课教学中,老师让学生进行了充分的想象。例如,在理解小男孩没有拔腿就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这句话时,陈老师问:如果你是那个小男孩,你会告诉巨人什么?然后老师作为巨人和学生展开对话,这样就实现了角色的转换,让学生和童话人物零距离接触,更进一步体验了童话人物的内心世界,更进一步使学生体会到花园变化的原因。再如,在巨人明白没有孩子就没有春天的道理后,老师又启发学生同桌互说想像巨人会怎么做?

四、教学设计

巨人的花园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生字

2.能说出巨人的转变,体会巨人的形象。

3.能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和巨人在花园里一起玩耍的情景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感受巨人形象,体悟转变原因

1.感受巨人形象

教师引导: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巨人把孩子们从花园中赶了出去,认识了一位蛮横、冷酷、孤独的巨人,这节课我们继续探讨:巨人为什么发生转变,让孩子们重新回到花园呢?让我们聚焦第二幅和第三幅巨人花园的画面,看看面对这样的花园,巨人又有哪些表现?请你们默读课文,用曲线画出描写巨人的相关语句,并说说你的感受。

全班交流:

第一种情况:学生按照文章顺序汇报

   预设1:我从“‘我不懂为什么春天来得这样迟,巨人坐在窗前,望着窗外那凄凉的花园,我盼望天气快点儿变好。’”看出来巨人不明白春天来得迟的原因。

   预设2:我想补充一点,从我盼望天气快点儿变好能看出巨人盼望春天到来的急切心情。

教师引导:是啊!从巨人的语言中我们能感受到巨人急切地盼望春天的到来。

   预设3:我从巨人看到这个情景,心也软了。我多么自私啊!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春天不肯到这儿来了。他十分后悔自己先前的举动。看出来巨人后悔把孩子们赶出花园了。而且他也明白了正是因为他赶走了孩子们,所以春天不肯来。

   预设4他轻轻地走下楼,静悄悄地打开前门,走进花园里。我从轻轻地”“静悄悄这两个词感受到巨人不想惊吓到孩子们,其实他是善良的。

教师小结:从巨人的心理与动作描写中我们看到了巨人的另一面,让我们感受到一个善良、内心柔软的巨人。

教师随机板书(       善良)

   预设5:我从巨人悄悄地走到他后面,轻轻抱起他,放到树枝上。看出巨人很温和、有爱心。

预设6“‘孩子们,花园现在是你们的了。他拿出一把大斧子,拆除了围墙。从巨人的语言和动作中我感受到巨人的和善。

(此时教师随即指导字写法:这个字和另一个字特别相似,很容易写错,谁知道是哪个字?

预设:字。

那么,这两个字你有识记的好办法吗?

预设:我有个识记办法,字加,拆下堵墙。)

   预设7:从孩子们站在巨人的脚下,爬上巨人的肩膀,尽情地玩耍。他说:我有许多美丽的花,可孩子们却是最美丽的花。’”我感受到巨人对孩子们的爱,他很喜欢孩子们。

教师小结:通过分析巨人的语言和动作,我们感受到了巨人对孩子们的爱,感受到了巨人的和善。

教师随机板书:(爱孩子)

第二种情况:学生不按照文章顺序汇报

全班交流,教师随机点拨。

2.体悟转变原因

教师引导:当巨人对待孩子们的方式发生了改变时,花园是什么景象呢?

预设:从桃树看见孩子们回来十分高兴,纷纷用花朵把自己装饰起来……花儿们也从绿草丛中伸出头来。我发现孩子们重新回到花园后,花园又变回了春天的景象。

教师引导:是啊,因为巨人对待孩子们的方式发生了改变,花园中又有了孩子们的身影,所以巨人的花园又由凄凉冷清的花园变成快乐神奇的花园。是谁让巨人发生这么大的转变呢?

预设1:我从桃树看见孩子们回来十分高兴,纷纷用花朵把自己装饰起来……花儿们也从绿草丛中伸出头来。感到是桃花和小鸟们的行为打动了巨人,所以巨人让孩子们回到花园中。

   预设2:我觉得小男孩的手挨不到树枝,伤心地哭的情景触动了巨人,所以巨人发生了改变。

   预设3小男孩伸手搂住巨人,亲吻着他的脸颊。我觉得小男孩的做法打动了巨人。

教师小结:我们抓住植物、动物与人物的描写体会到巨人发生变化的原因,孩子们的来去为花园带来了变化,巨人正是看到这一点,所以才会让孩子们重回花园。

二、放飞想象,领悟道理

教师引导:现在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同学们,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把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尽情玩耍的情景写下来。

组织交流:

预设:春天,万物复苏,树木长出嫩叶,冬眠的小动物也从睡梦中苏醒过来。孩子们围在巨人身边快乐地玩耍。他们有的爬到巨人的肩膀上——“骑大马,有的从巨人的腿上滑下去——“坐滑梯

教师引导:从此以后,花园里到处都是巨人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许多年过去了,巨人老了,他不能再跟孩子们一块儿玩了,只能坐在椅子上看孩子们玩各种游戏,同时也欣赏着他自己的花园。他说:我有许多美丽的花,可孩子们却是最美丽的花。同学们,学完这节课,对于这句话你怎样理解呢?

全班交流:

预设1:孩子们给花园带来了春天,给巨人带来了温暖。

   预设2:小男孩感化了巨人,冷酷的巨人变得不再冷酷无情。他学会了给予。

   预设3:巨人和孩子们在花园中快乐玩耍时我懂得了共同分享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教师引导:是呀,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巨人懂得了和他人分享花园的快乐。

教师随机板书(分享快乐)

教师引导:你有哪些快乐和你身边的人分享呢?

组织交流:

预设1:我把新买的《细菌世界历险记》拿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看,可开心了!

   预设2:秋天,苹果成熟了,妈妈买了一些红红的大苹果,我拿了一个送给我的同桌,他直夸我妈妈买的苹果甜呢!

教师引导:同学们说得真好!当你把快乐分享给大家时,一个快乐就会变成无数个快乐,那样,你才会感到内心的幸福。同学们,让我们做个懂得分享的孩子吧!

三、介绍作者,拓展延伸

介绍作者:同学们,《巨人的花园》的作者是英国的童话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19世纪作家、艺术家,以其剧作、诗歌、童话和小说闻名。在他创作的《王尔德童话》里还有《快乐王子》、《夜莺与玫瑰》、《星孩》等童话故事,这些故事的语言华丽唯美,情节纯真生动,堪称完美世界的化身。细细研读,你可以从中体会到人间的冷暖,领悟到人生的哲理。

四、布置作业

结束语:课下,感兴趣的同学可阅读王尔德的童话故事,相信你会有很多收获。

五、板书设计

27.巨人的花园

                         

花园:  美丽可爱       凄凉冷清           快乐神奇


巨人:  冷酷蛮横                             善良、爱孩子

                                     

【课后反思】

《巨人的花园》作为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二课,是落实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这两个语文要素的基础。在本课的教学中,本着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的精神,主要做到:以花园的环境变化为线索,抓住巨人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体会巨人的内心世界,感悟巨人的转变过程;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发挥想象,描摹情景。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成功之处在于:

一、注重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在想象中陶冶情操。

教学中抓住花园情景的变化和人物态度的变化,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孩子们见到美丽花园时的反应,巨人训斥孩子时的凶恶态度,训斥孩子后花园的凄凉,拆除围墙后花园的和谐,我都引导学生透过想象进入到童话的意境中,使之感同身受。学生的思维、情感在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富有启发性的过渡语、适时的教学点拨和反复的朗读、品味、互相启发中逐渐清晰、丰富,内心的体验与文本的情感更靠近,内心的感悟与文本的内涵更吻合。整个过程,把情感融于语言文字训练中。透过对重点词、句的想象研读,步步深入,由文悟情,使学生在读、思、想、说、写的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待人和善、与人分享快乐的熏陶与感染。

二、关注学生的言语实践,在训练中增强学力。

整堂课都在一种自然,舒畅的情境中无痕地进行着语言训练。在感受花园的美丽时,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想象画面,读中感悟,以读见悟;感悟花园的变化和巨人的变化时,抓住重点语句,在引读点拨,细细地品味语言中理解童话的内涵。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随着学生的思路引导开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认真学习课堂评价语言,争取恰如其分、及时到位地评价学生。

五、活动签到表(电子照片)

IMG_256

五、活动报道及照片(网站截图)

聚焦双减提质增效

2022年6月7日南京市齐武路小学四年级语文备课组开展了以聚焦双减 提质增效为主题的评课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由唐玥老师主持,所有语文老师全程参与。

从整个课堂结构来说,本节课教学环节紧凑顺畅、教学内容丰富,能够从词   安伟伟老师教学的《巨人的花园》,课堂上,安老师从词语到句子再到段落文章很好地对课文内容进行把握。在教学过程当中,老师的评价语言丰富,赞美性、鼓励性评价语比较多,这有利于孩子树立信心,激发学生积极踊跃地回答问题。而且教师在教学时注重了课堂知识的拓展延伸,实现了大语文的教学境界。

IMG_256

如果说磨课是一种历练,课堂展示是一种成长,那么评课就是一次在思维碰撞中的升华。在评课活动中,参与课堂展示的老师先进行个人反思,然后听课老师对每堂课进行准确、全面、深刻、中肯的点评。王佳琦老师在教学中,都将随文识字和集中识字相结合,渗透汉字的构字规律,注重了学生的心理和兴趣。陈佩功老师给安伟伟老师的这节课高度的评价,同时也提出语文课要与时俱进,教师的课堂语言如果贴近学生的生活就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每位点评的老师都对课堂进行了深入剖析和解构,让教学策略优化之后更加完善,让课堂语言雕琢之后更显魅力,让课堂节奏调控之后更加张弛有度,从而使教学的目标的达成度更高、课堂教学更有效。

学校还将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以校本教研为抓手,立足课堂,立足双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稳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昨天访问: 3439  |  今天访问: 334  |  本月访问: 21365  |  上月访问: 98499  |  访问总数: 3153606  |  会员总数: 106  |  文章总数: 2102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文鸿路166号 邮编211112 电话:025-87116692

版权所有 南京市齐武路小学

备案号: 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