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好学生课堂教学常规”一数上第二次备课组活动
发布时间:2023/9/28 10:20:06 作者:陈心怡 浏览量:434次
南京市齐武路小学文齐路校区备课组活动记录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
组别: 一年级数学 组长: 陈心怡
一、活动主题:
如何抓好学生课堂教学常规管理
二、活动方案:
1.课例展示: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
2.活动时间:2023年9月28日
3.活动地点:一(5)班
4.参加对象及人数:南京市齐武路小学文齐路校区一年级数学备课组全体教师
5.执教者(主讲人)及课题:吴杏 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
三、研讨记录
本周的备课组活动是研讨如何抓好学生课堂教学常规管理,以及观摩学习课例展示: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
这部分主要教学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教材先让学生说一说根据书中的图片他们能观察到什么,再启发学生想到原本有三个小朋友在浇花,后来又来了两个小朋友,一共有五个小朋友。根据之前学过的分与合的内容,初步学习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树立数学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彭书君老师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葛欢老师说,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了数的组成、数“点数”、1到5的数序等知识的基础上安排的。课本呈现情景图,提出探究问题3+2得几,要求学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口算5以内的加法,鼓励算法多样化,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刚入学的学生要根据情景图组合有用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还是比较困难的。
陈心怡老师说,学生的问难在于:一则他们缺乏这种经验;二则他们很难组合信息为己所用;三则提出的问题没有数学价值,会出现“问题千万,离题万里”现象。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多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和做好适时适度地引导。
王梦琪老师说,对于加法的认识,。从数学学习层面看,可以让学生利用自身经验,联系实际理解加法是表示把两个数合起来。在例题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加法算式含义的认识上。首先通过观察,以及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的结合,让学生体会现实情境是3人和2人,合起来是5人”。接着,以学生对情境“加工”所获得的感受为基础,抽象出加法式子,让学生初步意会3和2合起来是5,可以写成3+2=5,将形象上的“合”与意义上的“合”结合起来,获得加法含义的感悟。
万叶欣老师说,计算教学还要让学生学习算法,在理解算式的含义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可以怎样想到3加2会等于5”,用自己的经验算得数并交流,然后引导沟通算法,形成用“3和2合成5”计算得数的方法,初步理解算法。
四、活动签到表(电子照片)
五、教学设计及反思
《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二)过程与方法
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初步学习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树立数学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难点: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投影仪,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游戏:快速抢答。
5可以分成2和( ) 1和3合成( )
( )可以分成2和2 1和( )合成2
3可以分成( )和2 4和1合成( )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由游戏导入新课,学生的注意力很快投入到课堂之中,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游戏的内容是计算5以内的加法的基础,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认识加法,学习计算
1.谈话:我们在学校里上学,不仅要学习,而且要劳动。看,一些小同学正在校园里干什么?出示教材第44页例题挂图。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图意,提出问题。
2.思考:怎样表示把3个人和2个人合起来是5个人呢?(板书:3+2=5)让学生猜一猜,“+”表示什么意思。通过交流,明确是“合起来”的意思。
读算式:3加2等于5。
小结:“+”的名字是“加号”,它代表了一种计算方法——加法,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就要用加法算。
(三)学会计算,掌握方法
1.出示试一试的两幅图,让学生说出图意。
2.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列出加法算式。
交流:算式中的每个数代表什么意思?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指名学生说一说,写一写。
3.谁知道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的?
学生的方法合理,教师都要加以肯定。
指出:计算加法时,我们可以想两个数合成几,得数就等于几。
(四)课堂练习
1.教材第45页“想想做做”的第1题。
同桌交流图意,然后自己完成,教师巡视检查。
指出:这里都是把两个部分合起来(手势)所以要用加法算,按照几和几合成几算出得数。
2.教材第45页“想想做做”的第2题。
教师指导做第一个,其余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检查。
指出:加法算式表示的意思是把两个数合起来是多少。
教材第45页“想想做做”的第3、第4题,由同桌互学,互查。
指出:算加法时,看算式是几加几,就想几和几,可以很快数出得数。
教材第45页“想想做做”的第5题,先计算信封上算式的结果是几,然后再与相对应的邮筒连起来。
引导学生按组读一读算式,再让学生按顺序试着记一记
六、活动报道及照片(网站截图)
一数上第二次备课组活动报道
2023年9月28日,南京市齐武路小学一年级数学老师开展了上学期的第二次备课组活动,本次主讲人的是吴杏老师,活动主题是研讨如何抓好学生课堂教学常规管理以及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教学内容及重难点。各位数学老师针对活动主题以及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过程中的注意点进行了解读与分析。
在课堂观摩环节,南京市齐武路小学吴杏老师执教了一年级上册数学课《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课堂一开始,吴老师利用5以内的分与合复习很自然的过渡到情景图中发现:原本有三个小朋友又来了两个小朋友,合起来就是5个小朋友,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了充分准备。再利用学生自身经验,联系实际理解加法是表示把两个数合起来,然后通过语言参与,强化逐步抽象使学生感悟、认识加法含义的感悟。再以具体情境为支撑,经过逐步抽象使学生感悟、认识加法含义,初步理解算法。最后通过例题,引导学生思考、交流为主,给每个学生更多的思考机会。
课堂结束,一年级数学备课组的老师们共同研讨。大家都认为: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有自身经验,并且利用自身经验,练习实际理解加法是表示把两个数合起来,再利用例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究,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思考,还能促进学生思考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