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科研>>博客佳作>> 文章
读《我与地坛》有感

发布时间:2020/1/2 11:01:47 作者:许婷悦 浏览量:521次

t01b56eef2be37fb901[1].jpg《我与地坛》 作者:史铁生

高中曾经学过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节选》,但是过了几年重新阅读,发现那时候的自己错过了一篇佳文,虽然只有短短22页,却承载着史铁生的从失去双腿之后的整个心路历程。


地坛不仅仅只是一座废弃的古园,他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它是一个精神载体与寄托。


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双腿残废,对于他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甚至是绝望的,如此的心理落差让他觉得自己失去了一切,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他就来了这个地坛,在一棵古树下,思考关于生死、写作、人与欲望的故事。


这篇短篇充满了哲思与感染力,母亲对于儿子的牵挂与嘱咐是那么的深情又小心翼翼,后来母亲去世儿子深情地怀念她。

因为整日在地坛之中,总能看到许多常来公园的人,他讲了一个不得志的运动员和一个漂亮却失智的女孩的故事,他想到了何为命运,认为世界上必然有人充当苦难的角色所以幸福的人才显得幸福,就命运而言,没有公道,幸运的人是上帝的宠儿,而不幸的人也是上帝的弃子,这是一种悲观的宿命论。


他在地坛中,整日地思考自己的人生,生存还是死亡,是苟且地偷生还是痛快地死去,为了什么而生,又因为什么而死?难道仅仅因为自己残疾而断送性命?自己为什么遭遇如此苦难?苦难与差别是什么?如果没有苦难整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人为什么而活着?因为人拥有欲望,但是人又会恐慌。消灭恐慌就要消灭欲望,而要消灭欲望就要消灭人性,就是死,这是一个死循环。


作者从绝望之中突破自我寻找希望,他的精神世界比平常人更为丰富,从绝望地想去死到迫切地寻找生的理由,从悲观地苦难角色到乐观而美丽地包容世间万物。


正如史铁生所说,太阳它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它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


在最后,他认为一个人受到命运的不幸的时候,不要沉沦于绝望,也不要附势于欲望,宇宙如此之大,人不过是一粒尘埃,无法改变自己所遭遇的不幸,不如去发现美,寻找生命中的美好,让不幸的生命也充满着坚韧,这是罪孽也是福祉。


    昨天访问: 3334  |  今天访问: 1077  |  本月访问: 18669  |  上月访问: 98499  |  访问总数: 3150910  |  会员总数: 106  |  文章总数: 2102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文鸿路166号 邮编211112 电话:025-87116692

版权所有 南京市齐武路小学

备案号: 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