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立教,终身学习——一语备课组第五次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2020/11/11 10:02:54 作者:钱遇慧 陈子越 浏览量:865次
南京市齐武路小学备课组活动记录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
组别: 语文 组长: 陈子越
一、活动主题:
以身立教,终身学习
二、活动方案:
1.活动目标:一年级语文教学涉及到识字,写字,朗读等多方面,既要关注学生学情,做好幼小衔接,又要基于课程标准,落实好语文要素。研讨《四季》这篇课文,有助于各位老师找准语文教学的方向。
2.活动时间:2020年11月10日
3.活动地点:南京市齐武路小学
4.参加对象及人数:齐武路小学语文教师
5.执教者(主讲人)及课题:王玲玲《四季》
三、研讨记录
黄慧:王老师的教学设计很注重从生活入手创设情境。如开始上课时,金老师先问你们知道一年一共有几个季节吗?接着让学生边听朗读边直观的欣赏优美的春、夏、秋、冬的风景图,让学生从直观上感受到四季的美丽,从而激发他们对四季的探索和好奇心。
王由:朗读的形式多样化。如:自己大声拼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等方式。
陈子越: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项不忽视的内容。针对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的特点,每节课上让学生动手写一写,即使是写1-2个字。既体现了读写结合的教学原则,又将课外作业在课内完成,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真是一举两得。
钱遇慧:读书还是要培养情感朗读,要不然以后就变成唱读了,当然这是一年级学完汉语拼音后接触到的第二篇课文,在读的过程中,王老师采用不同的读法来加强巩固。读得通顺流利和大声读已经不成问题了,但这还不够,我们要培养学生做到有感情地读,要美读。最好应该由老师范读。(当然王老师也做了,但把“挺”读成了第二声,普通话还要加强练习。)
季美婷:学生在刚开始读课文时,读得不是很好,但王老师就说“大家读得真好,但这还不够,有没有信心把它读得更好”,总之,王老师懂得及时地哦、评价和鼓励学生。
胡莹:我们的教学设计是死的,而课堂却是生成的。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比如说,王老师的这节课的结尾,下课铃响了,我想那个作业题就没有必要再出示了。因为铃响时就刚好完成了拓展训练,可以顺理成章地下课了,而这个作业在这节课中是可有可无的,所以当机立断地舍弃了,那么对这节课的圆满结束会更好些。
四、活动签到表(电子照片)
五、教学设计及反思
《四季》教学反思
《四季》是一首富有情趣的儿童诗,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生动形象的描述来表现四季特征。在本课教学之前,我也在思考,这么一首富有童趣、画面明丽的小诗,要通过怎么样的教学才能让孩子们逐步体会到其中的景和情呢?教学时,我根据文本及教材特点,在研读诗歌的部分,先以插图入手,让学生观察探究后初步感知;再以“读”贯穿,引导学生读出情,读出趣,在读中积累;读后鼓励发挥想象,让孩子们在读文的基础上联系生活,想象说话,运用语言。从观察、朗读后的感悟、积累,到想象说话时的语言运用,如此循序渐进,逐步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
一、利用插图,观察感悟。
小学教材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安排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色彩鲜艳,形象生动,富有情趣。它们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帮助学生认识事物,理解课文内容,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本课中,书上也随文安排了四幅色彩明丽,形象生动的插图,便于学生观察和想象。在研读课文时,我先以这四幅图片入手,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看着图片说一说,从图中观察四季的不同景物,通过图片初步感受景物特点(如尖尖的草芽),同时,在结合插图的基础上指导朗读。利用插图这么一种直观形象的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探究欲,让孩子对文本内容获得感性的认知
二、重视朗读,读中感悟。
朗读是感悟的一种很好方式,同时也是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在这个教学片断中,在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对四季之美有了直观认识以后,我便开始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读来深入感知文本,并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朗读指导,使学生入情入境的体会四季之美。读出特点。先让学生们用充满童趣的语言,把春天的美景和特点表达出来,如发现春天里草芽的特点是“尖尖的,嫩嫩的”;再读一读课文,并问学生:“你认为“草芽尖尖”应该怎么读更好呢?”让学生展开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使他们体会到草芽很轻、很嫩的感觉,所以读起来就知道声音要轻细一些。通过学生自读自读,相互评价,通过“读”逐渐体会景物的这些特点。
六、活动报道及照片
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11月10日,南京市齐武路小学一年级全体语文教师在一年级(9)班展开了一年级语文教学如何展开教学的研讨活动。由王玲玲老师的《四季》公开课作为教学研讨。
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置教学环节,使课堂语文味十足。首先,她利用复习导入,巩固所学知识。在复习词语的时候,特别懂得引导学生说之前所学过的内容,比如“天”字,就结合了之前《天地人》的学习,这样温故而知新,能及时帮学生巩固知识。第二课时重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她让学生们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点拨课文中一些词语的含义,比如“他对小鸟说”,他指的是谁?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春天的景象,春天的景物。学生们发现课文中的词语很有意思,“尖尖”,“圆圆”,“弯弯”,这些都是叠词,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引导他们仿说句子。最后为了让课文学习更有趣味性,让学生们做动作朗读,合作朗读,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研讨会初,陈子越老师将江宁区小学语文随文识字教学骨干研修班中南京市语文教研员徐艳老师的会议精神传达,小学低年级的随文识字要注意三要素:本,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多读多写;整,课堂需要教师整合为一个整体;简,教学过程精简,由繁化简。邵丹丹老师还在研讨会议上示范了如何板书,如何在板书的同时关注到每一位学生。
第四节课我们开展了开展如何进行一年级语文教学的讨论的活动。邵丹丹老师向我们讲述了她的一些看法。一个优质的语文课堂,应当以学生的学为主,关注学生的学习,而不是一味的老师讲解,或者说灌输知识。同时,我们可以思考和总结办法,让课堂生动挺立起来,教师多运用有艺术的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用正面的评价激励学生学习。新老师在业余时间,需要多花有效的时间进行反思,琢磨办法,这样就会取得不小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