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促研,走向高效 ——中段阅读教学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0/12/22 16:48:13 作者:陶羽 浏览量:932次
以课促研,走向高效
——中段阅读教学教研活动
12月22号上午第三节课,黄萍老师在校录播室为全校语文老师展示了一节语文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本篇课文围绕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展开故事,作者以陈述事实的语气,满怀对周恩来的敬爱之情,通过人物的对话,带领我们真实而具体地走进了一个有理想有志气的中国少年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一个伟大人物从小就有不同凡响的心声。黄老师本节课围绕五个方面展开教学:首先导入释题,接着小组合作,感受“中华不振”,然后重点讲解段落,朗读感悟事实,最后情境演绎,立志,升华主题。
课堂结束后,参加听课的老师聚集在会议室针对本节课进行了研讨。杨子晗老师认为黄老师指导学生朗读,基本功扎实。字词教学抓住生字词中关键字来教,如生字“赞、顾、肃”。邵老师认为,校级教研课需要在小组内磨课,以区级磨课态度来上课,这是一种常态的学习态度。孩子们之间互助的学习,生生互学,教师们需要改变原来单一的师生态度。安老师说,本节课从导入到区别于文言文这样的朗读,以及课文写哪几件事,这一堂课行云流水,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默契度很高。整个课堂师生对话很充分,让学生在朗读中充分感悟文本。
黄老师凭借自己扎实的基本功、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亲为我们展示了一节优秀的语文课,老师们的研讨也各抒己见,对于中段的阅读教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规范、认真、严谨地开展每一个教研组活动,相信齐小的语文老师的专业化发展会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南京市齐武路小学 黄萍
一.点名人物,激发兴趣
1.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伟大的领袖人物,他就是——周恩来,让我们郑重的写下他的名字。(板书——周恩来)
周恩来在十二三岁的时候就立下了这样的志向,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板书课题)
谁来读一读课题。质疑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不明白的?相机解释:崛和崛起。
2.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读课文要求,带着问题读课文。
学习三个词语:为之一振 惩处 背着伯父
这篇课文有些地方写法就像文言文的写法,比如你看,出示为家父而读书 为明理而读书 为光耀门楣而读书
相机理解“家父 明理 光耀门楣”几个词语。
课件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门楣”的意思。
4.像这样写法的文章还有几处,你能找到吗?
预设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预设2: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5.指导朗读:分别请学生读学生、周恩来、魏校长说的话。
6.这篇课文写了哪几件事?
根据学生回答相应概括点拨,哪些小节写得是第一件事,哪些小结写的是第二件事,哪些小节写的是第三件事。
三.深入课文,探讨内容
周恩来立下这个读书志向的原因是什么?(相应板书:中华不振)
你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中华不振”?自主学习。出示自主学习要求:
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中华不振?
读一读,画一画,写出你的理解。
出示图片,让学生感受中华不振,当时的中国情形。
所以在这节修身课上,当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为什么而读书的时候,班级同学纷纷回答,而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周恩来想到了什么?(围绕“思”结合课文来展开)
师生合作读5-9小节。
让我们再一次向周恩来那样响亮而清晰地回答——(再读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四.总结课文,学习生字
这篇课文有11个生字,哪些生字需要提醒注意?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赞、顾、肃”三个字的书写。
学生练字,师巡视指导。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立志 振兴中华
耳闻
中华不振
目睹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
1、谈话导入,释题
借助图片谈话导入。让学生对本课的主人公有所了解,从而引入课题,然后释题,板书课题,齐读。
2、小组合作,感受“中华不振”
因为预习单是提前下发的,再加上没有检查,所以学生的预习情况掌握的不够,当我抛出问题“什么原因,让周恩来树立这么远大的志向”,学生不知道如何回答。此时让学生朗读课文一遍,找出原因。此处加入了词语朗读环节。(预习单中的)指出了一个小组朗读。有一些错误:吵嚷、惩处、铿锵有力。我带领大家朗读了一遍。学生找出原因,师生共同板书“中华不振”。随后再次抛出问题“课文哪些地方读出了“中华不振””学生自学三分钟,小组交流四分钟。全班汇报。
反思:这一环节用时太多,导致后面的教学环节处理的有些急促。词语解决不够彻底,学生有些词语读音还不够准确。此处至少找两个小组朗读,比较中学习,学生积极性会更高。在汇报交流有关“中华不振”的语句时,大部分学生都找到了第8自然段发生在租界里的事情。由于引导没到位,学生没有找全。当学生找到了与伯父的对话时,此处环节应该让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去体会伯父的无奈和周恩来的疑惑。
3、重点讲解、朗读感悟“事实”
此环节重点讲解发生在租界里的事实,引用视频,回归文本,体会当时租界中的事实。此处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感情朗诵体会“中华不振”。抓住“原指望、谁知、不但不、反而”几个词,重点体会当时的愤恨,进而达到感情朗读。充分理解“中华不振”。
反思: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可以再多样化一点。教师的教学语言再丰富一些,能更好地把学生带入情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