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第21届青年教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课——孔珊珊《狐假虎威》
发布时间:2021/1/7 9:09:51 作者:蔡飞燕 浏览量:4806次
南京市齐武路小学备课组活动记录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
组别: 语文 组长: 蔡飞燕
一、活动主题:
江苏省第21届青年教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课——孔珊珊《狐假虎威》
二、活动方案:
1.活动目标:
为了进一步深化语文课程改革,推进统编小学语文新教材教学研究,增强教师额教材解读能力。
2.活动时间:2020年12月8日
3.活动地点:南京市齐武路小学
4.参加对象及人数:南京市齐武路小学三年级语文老师
5.执教者(主讲人)及课题:孔珊珊《狐假虎威》
三、研讨记录
陈佩功:抓住重点,理解成语。上课伊始,孔老师引导学生用书中的话来解释“狐假虎威”的意思,并特别强调了“假”的含义。这样,学生在整体上对成语有了大概的理解,为进一步学习课文打下了基础。
蔡飞燕:角色定位,现场表演。对于7、8两段,孔老师采用分角色表演的形式进行处理,其他学生当导演进行评价,并准备了小动物的头饰,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了在丰富多彩的朗读和表演中有所得、有所学、有所感、有所悟的目的。
王佳琦:让学生用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的内涵,总是语文学习的一条主线,是语文教学的主环节。孔老师在课堂上非常重视学生的朗读,努力做到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以读明理,读的形式多样。如:带着问题读,抓住关键词语读,感悟人物品质读,分角色读等,每次读的要求不同,指导出来的效果比较到位。
安伟伟:层次分明,朗读指导到位。孔老师用“狐狸是如何蒙骗老虎的?”作为主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读课文的相关段落。抓住狐狸说的三次话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和感悟。在教学重点段落时,抓住狐狸的动作“骨碌一转、扯着”,让学生想一想每个动作所表示的含义,进而来理解狐狸的心理活动,体会它的狡猾;又从老虎的动作“一愣、蒙住、松开”,让学生明白百兽之王是被狐狸给骗了。依据学生的理解,教师顺势指导,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的朗读情绪高涨、踊跃。渐渐地,学生读出了狐狸的步步为营,老虎的信以为真。
四、活动签到表(电子照片)
五、活动报道及照片(网站截图)
江苏省第21届青年教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课
12月8日,三年级组全体语文老师聆听了孔珊珊老师执教的部编本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一课。孔老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课程标准,围绕教学目标,抓住关键词突破难点,引领学生自觉、自主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表演——在低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是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课文的7、8段是重点段,其中四字词语较多,孔老师引导学生读句子“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没有直接让学生去理解“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四个词语的意思,而是通过师生合作表演展现出来。让学生在表演中,自然地深刻地理解了词语的意思,然后通过朗读理解人物内心活动。最终达到在丰富多彩的朗读和表演中有所得、有所学、有所感、有所悟的目的。
掌握丰富的阅读策略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三年级语文教学团队一定会抓住每一次活动的机遇,准确进行阅读策略的教学,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砥砺前行。
上一篇: 阶段性测试分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