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教师的教学习惯》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1/3/12 21:32:55 作者:徐春霞 浏览量:520次
关于教师教学习惯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
有很多人都在研究学生学习习惯,也有很多专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得出了一些与学生学习习情相关的结论,其中有些给人以很多启示,但也有些结论让人摸不着头脑,比如有一位据说是对学生学习习惯有一定研究的专家经过多年的研究终于发现了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关键原因是学生学习习惯不好这样一个惊人成果!学生学习成绩与学生学习习惯的关系似乎是众所周知的一个结论,一个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是很难取得成异的学习成绩的。
但是,学生学习习惯问题确实应当引起我们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小学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有利于学业成绩的提升,对人一生的发展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就习惯问题说过这样一句话:"良好的习惯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值,而人在整个一生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其说需要培养还不如说是需要感染,因为教师的言传身教、父母的身体力行远远胜于干巴巴的千言万语!
一、用教师广博的学科知识影响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主动学习的前提条件是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以及对自己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现状的清晰了解,其次是对所学内容的郁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情除了教师教学方式以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自身对所教学科的主动研究和主动接受以及教师对学科本身的深情厚意”,其重要标志是教师广博的学科知识,因为只有教师具有了广博的学科知识后才能自觉地探索学科及其教法、自觉地探学生的学法,从而不断丰实学科知识、优化教学方式,让学生从每一次的学科学习中感受到来自于教师的创意设计和新鲜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使学生逐步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用教师广泛的阅读影响学生的阅读习惯
谁都知道阅读于人的发展之重要性。英国文艺复兴时阴伟大的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有句名言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中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也有"书到用时方,事非经过不知难。句。但是随着电子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教育本身的功利化,在学生阅读方式随之改变的同时学生的阅读量也随之减少:穿梭在车站候车室可以发现低头一族增加了,而清茶一杯、捧书而读的场景却越来越少见;图书馆的功能也之慢慢更,图书馆排队进门的现象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记忆,于是有人发出越慨喜欢书的孩子越来越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学生本身的因素以外教师自身的词读习惯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仔细观察我们周国;酷爱读书的教师有多少?喜欢阅读学科外书籍的教师又能多少!有人说“一所好学校是一个爱读书的校长和一批爱读书的教师带着一群孩子在读书”,我很认同这句话。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必须依懒于教师良好的阅读习惯,一个不爱阅读的教师对学生阅读的负面影响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三、用教师良好的备课习惯影响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
我们一直强调学生的预习,对一个中小学生而言预习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因为在预习过程中往往没有教师紧随其左右,预习过程中碰到的任何问题都需要学生先行独立思考;除此以外,预习之后学生往往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听课过程中往往会将自己的思考与教师的讲解进行对比分析,在此过程中往往能启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预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其次预习的过程同时是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由于没有因有知识的约束,其思维过程是开放的,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有效教学的一个组成部份,预习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不少教师抱怨学生没有预习习惯或没有预习能力,但是教师有没有从自已身上找些原因呢?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学生的预习习惯同样受到教师的影响,最能影响学生预习习惯的因素之一是教师的备课习惯。教师的备课行为看似不会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但备课是否充分?备课是否认真往往会在课堂教学中有所表现,表现出来的教学信息往往会被学生及时捕捉到从而影响到学生自身的预习,因此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预习习惯教师就需要有良好的备课习惯。那种无准备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极大的不负责任。
四、用教师规范美观的板书设计影响学生规范的作业书写习惯
在平时的教学调研中我们经常听到教师抱怨:学生的书写不规范。事实也是如此,在每年的中,高考问卷结束后我们都会发现许多由于学生书写不规范而造成的低级失分;在高考备考过程中许多学校也致力于"临界生”的补弱,但往往忽视一个现象,那就是这些临界生其实很多情况下不是因为知识的缺陷而是答题的不规范。如何规逝这种不必要的低级错误?除了教师平时的精细批改作业以外,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的引领示范。我们在平时的课堂观察中经常发现有些教师讲课井并有条、分析精致到位,但美中不足的是直到下课铃声响起,也没见教师在黑板(现在不少学校用白板)上留下一个规范书写的范例。试想:缺乏了规范引领,学生怎么可能规范书写?试卷上出现因为书写原因而造成的低级失分也就不足为奇了。
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有许多其它的内涵,这里不再一一赘述,本文只是择其若干阐述了教师教学习惯和学生学习习惯的相关性。
从上述论述我们觉得:我们不要再纠结于学生的不自觉,不要再感叹于而今的学生一代不如一代,“要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首先你就得成为什么样的人!”,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就得从自身做起,先让自己多一点你希望的学生样子!
上一篇: 《好教师的教学习惯》读后感
下一篇: 《好教师的教学习惯》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