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教师的教学习惯》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1/3/12 8:10:47 作者:江婷婷 浏览量:509次
作为一名新教师,有许许多多要学习的地方,在日常教学管理当中,既要做到向老教师虚心学习,更应当利用自己空余时间多读书,特别是进行碎片化的阅读尤其重要。首先,《好教师的教学习惯》提到提前三分钟上课,我感触特别深,刚开始教学时,我根本不会注意到这课前三分钟,等到上课了,发现孩子还在讨论下课好玩的事,甚至还有很多孩子进入一年级没有做好课前准备的意识,这样的工作疏忽直接导致了我不得不利用上课时间进行常规教育,班上几个孩子再匆忙拿出书本,又是一阵混乱,浪费新课授课时间,学生也没有一个良好的状态上课,这样一节课下来效率非常的低。第二件事就是上课要充满激情,对此,我深以为然,因为刚开始走上讲台时候,因为没有经验,我自己也不自信,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们说话发言的声音要响亮,班上发言人数很少的时候还会责怪他们怎么今天状态不好,但是却没注意到作为站在讲台上的老师,最是应该保持良好精神面貌的,我的学科师傅在听了我几节课之后和我反映过这个问题,我的声音不够抑扬顿挫,比如说讲到课堂重点时,你希望孩子们要紧紧盯着黑板时候,不要一味强调看黑板啦,对于部分孩子来说效果不大。更好的方法是你自己投入进去,将语速变慢下来,音量加上去,用最充沛的情绪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果上课老师的情绪是饱满的是富有激情的,学生自然而然的能感受到你的热情,他们也会给你相应的反馈,总之,一句话,不关你在上这节课之前有什么任务,进入课堂的那一刻,就应该全神贯注的投入到教学活动当中去。也即是说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因为当一个老师将负面情绪带给孩子之后,孩子是能直接感知到老师的情绪波动的,他们也会受到影响,一味地批评孩子,将自己工作上不顺心的事发泄到孩子身上那是绝对不可以的,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师德是首先考量的标准。即使学生犯了错误,教师最应当做的也是先询问缘由,再对症下药。我们常说老师的爱是要平等的,诚然,这句话对于现如今的我来说体验尤为深刻,因为在班级授课制主导下得学生人数,一个班超过40人,任教数学的老师往往需要带两个班,将近90个孩子,我们在教学管理中不光要关注到每一个孩子,更要做到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这样一句话说来简单,但是当你面对那么多孩子时候,很多时候实在是有心无力,这时候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支撑着我们前行的动力。用爱唤起每一位学生心底的学习热情是教师的重要责任。每一个孩子都是很可爱的,就算有时候对一些孩子恨铁不成钢,但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身上特有的闪光点。比如我们班有个到现在为止10以内加减法都还早掰着手指头才能算对的孩子,而且经常还算错,每次面对这个孩子时,我都要拿出十万分得耐心才可以,又一次,她把补充习题得题目全部给刮掉,当时看到这一页得我简直是气到吐血,我也对她发了开学以来最大的一次火,她也哭的很惨,但是事后,把作业全部补完以后,我本来以为她会很沮丧的回去,没想到居然她还是和我打招呼,江老师,那我下节课还要来么,我愣了一下,对她挥挥手,她也很自然的和我说了老师再见就回去了。我本以为这个孩子都不会和我说话了。从那以后,我就注意到这孩子虽然学习成绩有待提高,但是她的态度上至少是没太大问题的,于是从那以后,不管她作业多慢,错误率多高,但是我都会把她当作一个学困生去看待。不管是写补充习题还是上新课练习课,都把她当作一份子去讲解知识点并及时询问她哪里有不会的,对于基础题也是要求她努力跟上,并且尽量做到计算题完全对。慢慢的我也发现了她的进步,这一件事给我的启示是,不管孩子成绩还是做人方面有待改进,都要以平等的观念看待每一个孩子,给他们一个成长的机会。
上一篇: 《好教师的教学习惯》读后感
下一篇: 《好教师的教学习惯》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