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教师的教学习惯》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1/3/12 8:10:10 作者:陈梦云 浏览量:521次
《好教师教学习惯》读后感
今年寒假我阅读了《好教师教学习惯》一书,读后感受颇深。“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知识是理念的外化,智慧是人生的反观。知识只能看到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一朵花儿就是一朵花儿,智慧却能在一粒沙子里看到一个世界,一朵花里发现一个天堂。”归纳为一句话:可见智慧对人是何等的重要!
而教师作为教育者,更需要智慧,更需要教育的智慧。一个智慧,一种做法,教育了一个孩子,让更多的教育着纷纷仿效,效果有好的出奇。这不正是智慧的力量吗?习惯影响着教师的一生,好的习惯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好习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合书沉思,让我明白不管是在教育教学还是在学习生活上,任何一个好习惯的形成都得靠努力、努力、再努力。名师们之所以优秀,并非天生如此,而是因为他们早就开始培养自己的好习惯,并且长期坚持。可以说,是好习惯引领他们走向了成功。
从教以来,我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将自己解剖得如此彻底。以前,我也努力面带微笑,可是没有将这种表情作为一种习惯带进课堂;也提前三分钟进过教室,却没把这样的行为化为一种习惯;在课堂上也有过创新,可是没有做到持之以恒……此时我才明白:我之所以普通,主要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和随心所欲、我行所素的不良习惯所致。其实,一种行为如果长期下去,就会成为习惯;而好的行为一旦坚持下来,就会成为一种好习惯。读此书,我懂得了“坚持”的含义,也坚定了做事要坚持的信念。
好习惯是能够给一个人带来幸福和快乐的“第二次生命”,因而我们有必要常常问问自己: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吗?我们既然选择教师这一职业,就要积极地面对教师生活。工作和学习不是教师生活的全部,我们还有娱乐、休息和自己的家庭。每次读这本书,我都不断地问自己:在教学中,我学会与学生换位思考了吗?是否为了教学而忽视了家庭呢?是否为了工作而抛弃了原本属于自己的快乐呢?深信更多的人会像我一样,会在这本书的启发下情不自禁地自我思考、自我反省,从而拥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思想。教育是心灵对心灵的交流,灵魂对灵魂的塑造,境界对境界的提升。真正的教育存在于人与人心理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中。如果我们老师能够蹲下身子,放下架子,走进学生中间,用民主的意识、民主的态度,去培养民主的性格,那么我们的教育就能塑造出个性厚重、人格强健的有用之才。
“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从这句话里看到习惯对人的发展很重要,作为一名教师,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样自己在教育中也要形成良好的教育习惯。读后更加深知,好的教育习惯促成教师专业成长,影响教师一生的教育生涯。 当然也影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要善于换位思考”这一习,虽然我做得还不到位,远远末达到善于的灵活与技巧,但我“常换位思考”:在教学中站在家长和学生的角度去换位思考,在工作中站在同事的立场上思考,在生活中站在爱人孩子的位上思考,遇到问题时常问自己: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做?该怎么做?只有换位思考,才能更将心比心,做出更客观、科学的判断和选择。懂得位思考的人是心胸宽广、聪明智的人,懂得思考的教师更能赢得人的尊重!我不是聪明睿智的人,但绝不是心胸狭窄的人。只有换位思考,知其所想,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在实际生活中从对方的利益出发,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再,“有颗感恩的心”,“善待他人”,“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注重自己的仪表美”,“真诚地帮助同事”“关心爱护学生”等等,我一直以来都是这么格要求自己,要做个称职的好老师。
可是教师的教育智慧从何而来,除了在学习中获得之外,还有一点,就是从良好的教育教学习惯中来。所以作为教师就要养成良好的教育教学习惯。书中一个个良好的习惯如同一句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正慢慢地浸润着我的心田。
上一篇: 《好教师的教学习惯》读后感
下一篇: 《好教师的教学习惯》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