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齐武路小学美术教研组第一次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1/9/29 13:15:41 作者:杨綪 浏览量:1267次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
齐武路小学美术教研组第一次教研活动
2021年9月28日,美术教研组开展了本学期的第一次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由陈梦云老师和杨綪老师执教,两位老师分别执教的内容是二年级《老人与儿童》和二年级《青花盘》,
《老人和儿童》一课以“老人和儿童”为主题,让学生认识老人和儿童不同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两个层次完成:第一个层次引导学生体验、感悟老人和儿童不同的外貌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作品不同的表现手法,让学生用绘画塑造老人和儿童,并能把自己的创作意图和表现手法介绍给大家。
《青花盘》一课属“设计、应用”表现领域,又体现了美术课程浓郁的人文精神,通过大量的图片、实物欣赏,让学生掌握青花瓷、盘在内容、色彩、形式上的特色,能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共同介入信息的交流,共享人类文化的资源,并积极参与文化传承,加强对本名族多元文化价值的认识与尊重,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
《老人和儿童》教案
教师:陈梦云
教学目标:
1、通过赏析,了解老人和儿童不同的特征和不同的表现手法。
2、大胆画出和制作出老人与儿童的外形特征及活动情景。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尊敬老人、爱护儿童的情感。
教学重点:
重点:通过观察、体验、分析、比较等方法,分析老人和儿童不同的特征。
难点:刻画老人和儿童时不同外形特征上线条、色彩的运用。
教学准备:
教具: 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彩笔等。
学具:油画棒、水粉颜料、彩色纸、勾线笔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课题。
(1)通过游戏学生软件变脸,“猜猜我是谁”。(展示学生特殊处理过的变老照片)
师:今天老师先跟你们玩个小游戏,你猜猜这是谁。
生:这是班长变老了,满脸皱纹感觉有80岁了,真奇妙。
(2)板书课题:《老人和儿童》
师:我们每个人都会走过生命的长河,从稚嫩变成苍老,今天跟着老师一起走进《老人和儿童》。
(1)请学生欣赏课件,师生交流老人和儿童不同的外貌特点。
老人:皱纹多、皮肤粗糙、浑浊的眼睛、满头白发······
儿童:皮肤光滑、红润,水汪汪的大眼睛······
(2)游戏互动,引导学生理解老人和儿童的体态特征。
师:请同学上台演一演几种不同的人物体态,猜猜他们是谁?多大了呢?
生:这是拄着拐杖的老爷爷,背都驼了。
这是蹦蹦跳跳的小朋友,好像我最好的朋友一样。
这是一边走路一边咳嗽的老人,走路很慢,好像我的外婆。
师总结:老人体态佝偻,走路慢等等。儿童天真烂漫,活泼好动等等。
三、欣赏作品,渗透技法。
(1)走进博物馆。
PPT展示讲解宋代定窑婴儿枕和汉代青铜老人,加深感受老人和儿童不同体态和外貌特点。
(2)访问艺术家和欣赏。
课件展示苏汉臣的《秋庭戏婴图》和维格兰德雕塑《老人与儿童》,师生交流作品内在的情趣内涵。
(3)欣赏同龄人优秀作品。
《门卫老爷爷》速写和《我的奶奶》水粉画,强化学生刻画老人和儿童时不同外形特征上线条、色彩的运用。
(1)教师示范。
师:这是老师凭借回忆画出曾经帮爷爷洗脚的画面,你们觉得怎么样?
(2)布置作业。
画一画生活中见到的老人或儿童,重点表现老人或儿童的外貌特点和体态特征。
构图饱满,注意细节,可以刻画一定的情节。
(3)播放音乐,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品展示,多元评价。
(1)班级举行小小人物展览,集中展示作品,教师针对部分有特色的作品进行点评。
(2)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开展自评、互评。
六、知识拓展,总结下课。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完成了老人和儿童的作品。那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老人和儿童的形象?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PPT 出示图片)
(2)师:老人满脸是岁月的刻痕,儿童像幼芽一样稚嫩。朝阳、晚霞各有各的灿烂,从儿童到老人,展示了生命的历程。尊敬老人、爱护儿童是我们的优良传统美德,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让个座、撑把伞,尊老爱幼,把这一光荣传统一代一代传下去……
教学反思: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老人和儿童的外貌和体态的主要特征,并通过绘画的形式来表现老人和儿童。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式了解老人和儿童不同的外貌、动作及体态,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自己和家中老人在起发生的或温馨、或有趣、或感动的瞬间画面。在课的导入部分更是启用了班上同学从小到大到老的效果图,让学生自主观察脸上的变化。
本课在教师示范时,要注意范作的难度,比学生现有的绘画水平稍高一些,会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学习。
《青花盘》教案
教师:杨綪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欣赏青花盘,以及在一次性纸盘上绘制青花作品,尝试用水墨方法作画。
技能目标:掌握在圆盘内绘制适合纹样并构图饱满,并根据兴趣能够用青色水彩笔或者毛笔绘画。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会在圆盘内设计画面,表现出青花盘之美
难点:能用水墨画的方法表现出青花盘的效果,更好的体现水墨意境
一、视频导入:
播放一段关于青花盘的动画视频
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段非常好看的动画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待会儿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他们是什么颜色?
生:我看见了一群鱼在快乐的游泳。
我看见了一个小男孩儿在开心的奔跑,而且都出现在一个盘子上。 师:那他们都是什么颜色呢? 生:他们都是蓝色的~~~~~
师:在古代蓝色又被称为青色,像这种只有蓝色花纹的盘子就叫做青花盘,我们的祖国是文明古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青花瓷器的国家,这洁白的瓷和深沉形成鲜明的对比,被誉为人间瑰宝,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青花盘的世界。
揭题:《青花盘》
二、了解青花盘:
1、青花盘的历史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青花瓷器想请小朋友猜一猜他的年龄?它多大了?
生:700岁、1300岁······
师:这只青花瓷器出生在唐代,那时候的花纹还只是简单地点点,并不是很好看。到元代逐渐成熟,已经出现了大量可以装饰它的纹样。到了现代就更加的形式多样了,下面老师要考一考小朋友了,这几个盘子哪个是青花盘(打上钩)。
师:你是怎么选出来的。 生:因为盘子的花纹都是蓝色的。
师:真聪明。在中国有个地方制作出来的青花盘最漂亮了,被称为中国的“瓷都”请小朋友猜一猜是哪里。
生: 景德镇
师:知识真渊博!就是江西的景德镇,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上课前啊,老师也从景德镇带回来几个青花盘放在了每个小组长的抽屉里面,下面请小组长拿出来和你们小组成员一起观察并讨论青花盘的特点。你可以看一看,摸一摸甚至是轻轻的敲一敲······
生:摸上去滑滑的、凉凉的、很光亮、敲起来声音脆脆的······ (分组自由讨论青花之美,把课堂还给学生)
师:我们把上面亮亮的一层叫做釉,那么小朋友想不想知道这么漂亮的青花盘是怎么做出来的啊? 生:想
2、青花盘的制作过程
师: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景德镇
(青花盘制作过程视频播放,教师解说)
师:1)、师傅在拉胚。 2)、风干后由画师画上精美的青花纹样。 3)、最后经过1300多度的高温烧制出来。
3、欣赏青花盘内容
生:喜欢第六幅,画的是两个人在跳舞。 师:原来第六幅是以人物为主的青花盘。 生:我喜欢第五幅,画了一只鱼,旁边还有海草。 师:那么小朋友们有没有想过古代的人为什么喜欢画鱼?
生:因为古代人爱吃鱼?
师:其实鱼在古代寓意年年有余,所以古代人喜欢把它用在盘子上面是一种很吉祥的象征。
生:特别喜欢第三幅,画了一只仙鹤。
师:那么小朋友们有没有想过古代的人为什么喜欢画仙鹤呢?会不会也有什么特别的寓意呢?
生:听说仙鹤是神仙的伴侣
师:其实在古代啊,仙鹤是延年益寿的意思,也是一种吉祥如意的寓意。 生:喜欢第一幅,画的小鸟。
师:原来第一幅是以花鸟为主题的青花盘,画的是两只喜鹊站在了树枝上,也是喜上眉梢的意思。原来啊,我们的青花盘不仅可以画人物类、动物类甚至是风景和花鸟类。配上一些装饰的纹样,构图也变得如此饱满。
(让学生自己观察并说一说喜欢哪一幅以及青花盘的绘画内容,告诉他们仙鹤、鱼和喜鹊的一些寓意并总结)
三、探究画法:
师:知道了画什么,那么画在盘子的哪里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我们来看看第一幅,画在了盘子的哪里? 生:盘子的中间
师:我们把画在盘子中间的叫做盘心花纹,那么第二幅呢? 生:画在了盘子的边上
师:我们把画在盘子边上的叫做盘边花纹,那么第三幅呢,画在了盘子的哪里?
生:整个盘子都有
师:我们把画满整个盘子的花纹叫做满盘花纹,还有这样的自由花纹。下面老师想请小朋友用这些美丽的纹样上来摆一摆,分别摆成盘心、盘边和满盘花纹。
师:小朋友们真的是太聪明了。带着大家对青花盘的喜爱。我们一起走进青花盘博物馆。看一看世界上还有哪些漂亮的青花盘?小朋友们在欣赏这些圆形的青花盘的同时也想一想还有没有其它形式的青花盘呢?
(出示方形、六边形和鱼形的青花盘图片)
师:原来除了圆形的青花盘,还有许多四边形六边形。鱼的形状的青花盘。老师看了这么多形状各异的青花盘。都有点迫不及待想把它画出来了。有没有小朋友教一教老师怎么去画一个漂亮的青花盘?
生:先想好自己画什么? 师:恩,第一步就是构思和构图 板书:构图(第一步示范)
师:老师也想画一个鱼的盘子,也想年年有余,先画鱼的外形,我们可以结合之前所学的水墨画的画法,先用手轻轻地捏去毛笔上多余的水分,沾上青花颜料,将笔垂直于盘子用笔的中锋去勾勒线条,你看,一只鱼的形状就出来了,那下一步要怎么样?
生:把这条鱼运用点线面或者其他一些花纹装扮的漂亮一点。 板书:装饰(第二步示范)
师:老师先给它点上一些点点,注意看有了线和点还缺少什么啊? 生:面
师:我们用笔的侧峰将鱼的鳍涂起来,小朋友们注意思考一个问题,刘老师为什么要将这只鱼画弯过来而不是直的呢?
生:因为弯过来可以把盘子沾满,显得构图更加饱满。
师:嗯,真聪明,我们的构图要符合盘子的形状,这样才能更加的饱满。现在一只漂亮的鱼已经画好了,如果老师也想画出满盘花纹还需要怎么样?
出示画好的青花盘
生:还可以给他边上画点纹样或者花边。 板书:添加(完成最后示范)
师:嗯,最后在他的边上添加上一些纹样,画满整个盘子,让盘子更加的饱满。刘老师这里有用青色水彩笔画好的还有剪纸剪出来的青花盘。我们来看一看其他小朋友画的青花盘,运用到了我们之前所学的有人的瓜果,相同图样排排队······
四、尝试绘画:
师:看了这么多漂亮的青花盘,小朋友们想不想画一画啊?
生:想
师:告诉大家一件事,待会儿啊,景德镇要召开一年一度的青花盘展览会,特意邀请我们二(6)班的小朋友帮他们设计一个精美的青花盘,要求运用点线面去装饰,构图饱满。有没有信心?
(播放古典音乐,出示各种纹样,学生尝试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五、展评欣赏:
师:有没有小朋友自告奋勇,觉得自己的青花盘设计的最精美?(自评) 师:下面找两个小评委来评一评?(互评)
师:老师觉得大家画的都很美,尤其是这一幅画的山水很逼真。还有这一幅,画的很有意思,请小作者站起来说说看你画了什么,老师很远就被你的作品给吸引了。(师评)
(学生作品展示)
六、知识拓展:
师:最后我们来看一看青花纹样除了可以用在瓷器上还可以用在哪里? 生:老师的衣服上、风筝上、伞上、扇子和帽子上甚至是建筑上、灯饰上······
(出示课前画好的风筝、扇子、帽子和伞等)
师:原来啊,青花瓷器不仅是我们国家的民间艺术,还可以装扮我们的生活,这么好看的青花纹样如果丢失了可不可惜啊? 生:可惜。
师:老师希望大家都能喜欢这样的民间艺术,用她的美来装饰我们的生活,并将我们名族文化发扬光大。
教学反思: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易于接受生动的画面、活泼的色彩,而《青花盘》却始终以单一的蓝色调作为盘面的装饰纹样的色彩。怎样让学生接受这种单一、和谐的美感,是本课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我课前充分准备图片和实物的资料,努力营造出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走进蓝白的世界中,用淳朴、清新的美打动学生的心灵,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的的各环节中,达到启迪思维,发展创造的作用。
本课的教学中,我在学生画之前展示了大量的事先在纸盘上画了不同题材的青花盘,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创作欲望。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盘子制作无论从色彩还是造型上变得更加丰富,既可以做为日常用品,又可以作为装饰品,引导学生运用点、线、面、笔触,把它们变成一种属于自己的艺术符号表现出来。学生在合作、触摸、尝试、体验的同时能够积极的激发情趣,思维的积极性和独特性也在这里充分得到了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