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润课堂 助力成长——江宁区小学道德与法治青年教师研修班组内交流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1/11/19 10:54:41 作者:邵丹丹 浏览量:392次
11月18日下午,江宁区小学道德与法治青年教师研修班组内交流研讨活动在南京市齐武路小学录播教室举行,第四、五、六小组的全体成员参加,并邀请德法教研员方峥嵘老师亲临指导。
天景山小学顾媛媛老师执教了四上《变废为宝有妙招》一课,课前通过让学生调查家庭每日产生垃圾的情况,切身感受每日生活垃圾的产量大。在课堂中顾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了活动资料,学生根据资料在合作探究中学习生活废弃物处理不当造成的危害。在此基础上,顾老师又以家庭为例,让学生思考交流有哪些减少垃圾的金点子。同学们通过学习,领悟到生活中不仅要减少垃圾的产生,还要掌握变废为宝的生活智慧,增强绿色环保意识。
江宁小学的胡梦婷老师和东山小学徐广凯老师就五上《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进行了同课异构,陶吴小学的邱涛老师进行了该课例的说课。胡老师在导入部分,通过作家雪漠的话理解什么是人格修养,即让自己朝着向上、向善的方向发展。而在具体课堂呈现中,通过阅读角的小故事理解气节、求新等人格修养的含义,并通过名人事迹、名人名言等让学生受到感染,产生崇尚之情。课堂上学生最感兴趣的环节就是表演和续编故事,孩子在情境表演中体会人物心情,树立言而有信的价值观,提升正确的道德认知。
徐广凯老师首先从清华名人榜引出清华校训及清华学子如何践行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随后进行探究活动,以“从古至今,我们中华民族如何继承和发扬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为话题,分别从明志、诚信、气节、求新四个维度让学生理解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在个人成长和民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感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代代相传,并能在生活中践行自强不息的个人修养。
最后在陶吴小学邱涛老师的说课中,激发了组内交流研讨的热烈氛围,大家就两节课例进行了深入交流。中华民族优传统美德代代相传,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能激励我们的孩子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变废为宝不仅有环保意识更要落实到生活,两节课例都要精心选用贴近学生的人物故事或者生活经历,在合作探究、交流分享中自主建构道德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