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教学一线>> 文章
潜润课堂 助力成长——江宁区小学道德与法治青年教师研修班组内交流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1/11/19 10:54:41 作者:邵丹丹 浏览量:392次


11月18日下午,江宁区小学道德与法治青年教师研修班组内交流研讨活动在南京市齐武路小学录播教室举行,第四、五、六小组的全体成员参加,并邀请德法教研员方峥嵘老师亲临指导。

IMG_20211118_134102

天景山小学顾媛媛老师执教了四上《变废为宝有妙招》一课,课前通过让学生调查家庭每日产生垃圾的情况,切身感受每日生活垃圾的产量大。在课堂中顾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了活动资料,学生根据资料在合作探究中学习生活废弃物处理不当造成的危害。在此基础上,顾老师又以家庭为例,让学生思考交流有哪些减少垃圾的金点子。同学们通过学习,领悟到生活中不仅要减少垃圾的产生,还要掌握变废为宝的生活智慧,增强绿色环保意识。

IMG_20211118_134013

IMG_20211118_134440

江宁小学的胡梦婷老师和东山小学徐广凯老师就五上《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进行了同课异构,陶吴小学的邱涛老师进行了该课例的说课。胡老师在导入部分,通过作家雪漠的话理解什么是人格修养,即让自己朝着向上、向善的方向发展。而在具体课堂呈现中,通过阅读角的小故事理解气节、求新等人格修养的含义,并通过名人事迹、名人名言等让学生受到感染,产生崇尚之情。课堂上学生最感兴趣的环节就是表演和续编故事,孩子在情境表演中体会人物心情,树立言而有信的价值观,提升正确的道德认知。

   IMG_20211118_144038

   IMG_20211118_145003

徐广凯老师首先从清华名人榜引出清华校训及清华学子如何践行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随后进行探究活动,以“从古至今,我们中华民族如何继承和发扬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为话题,分别从明志、诚信、气节、求新四个维度让学生理解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在个人成长和民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感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代代相传,并能在生活中践行自强不息的个人修养。

  IMG_20211118_161119

  IMG_20211118_152510

最后在陶吴小学邱涛老师的说课中,激发了组内交流研讨的热烈氛围,大家就两节课例进行了深入交流。中华民族优传统美德代代相传,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能激励我们的孩子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变废为宝不仅有环保意识更要落实到生活,两节课例都要精心选用贴近学生的人物故事或者生活经历,在合作探究、交流分享中自主建构道德认知。

IMG_20211118_162034E5B4D61D09999DAD254367782133A031

IMG_20211118_161952

160880A511A398DE51E16EA554653C9BA1C8F8369E2415BC4AEA556B24D67CFB

    昨天访问: 3334  |  今天访问: 2610  |  本月访问: 20202  |  上月访问: 98499  |  访问总数: 3152443  |  会员总数: 106  |  文章总数: 2102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文鸿路166号 邮编211112 电话:025-87116692

版权所有 南京市齐武路小学

备案号: 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