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我之境”课堂建构》线上学习
发布时间:2021/12/22 15:51:07 作者:王佳琦 浏览量:2966次
齐武路小学德法教研组第 7次活动
【组别: 德法教研组 组长: 王佳琦 】
一、活动主题:《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我之境”课堂建构》线上学习
二、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通过本次活动,学习区优秀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课程,为探索学科教研新路径,提升区域教师学科教学PCK素养,提高学料课堂教学质量,
活动内容:《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我之境”课堂建构》线上学习
3.活动时间:2021.12.14
4.活动地点:各办公室
5.活动对象:五年级德法教师及部分有需求教师
6.活动形式:教学展示与评课
三、 研讨记录:
课例展示
互动交流
黄媛媛:徐广凯老师创设布置“中华名人墙”作为课堂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有我之境”。他在课堂上利用一个个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和名言,帮助学生理解自强不息人格修养的内涵,感悟中华民族不懈追求人格修养提高的精神,从而在学生播下一颗“要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人”的精神种子,指导学生的行为养成。
濮为云:第10课《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围绕中华传统美德展开。中华传统美德历久弥新,世代相传,深深熔铸在伟大的民族精神之中。传统美德包括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和爱国情怀三个方面。人格修养突出明志、持节、诚信、求新等,社会关爱突出仁爱、宽容、推已及人等,爱国情怀突出以天下为已任、前仆后继、保卫祖国、关怀民生的精神。
安伟伟: 姜雯艳老师注重由点到面,由道德楷模“邓稼先”的故事串联本节课,通过探寻“邓稼先先生是如何修身的?”这一话题,引导学生在对邓稼先的故事的体悟中,感悟修为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需要立明志、保气节、讲诚信、求创新。让学生懂得从现在开始做到“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培育美好品格。
四、活动签到表(电子照片)
五、活动报道及照片(网站截图)
为探索学科教研新路径,提升区域教师学科教学PCK素养,提高学科课堂教学质量,南京市小学道德与法治主题教研活动在上峰中心小学隆重举行。江宁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团队围绕《小学道德与法治潜润课堂的“有我之境”建构》开展主题辩课,共同探索学科教师PCK素养提升的实践路径。本次活动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我校有教师直达现场进行学习,也有部分教师通过在线观看的方式进行了学习。
上一篇: 低年段道德与法治教学研讨
下一篇: 四五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