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段道德与法治教学研讨
发布时间:2021/12/22 15:50:26 作者:王佳琦 浏览量:802次
齐武路小学德法教研组第 6次活动
【组别: 德法教研组 组长: 王佳琦 】
一、活动主题:低年段道德与法治教学研讨
二、活动方案:
1.活动目的:通过本次教研组活动,为低年段道德与法治教师进行教学打样,更灵活更自如地进行一、二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
2.活动内容: 低年段道德与法治教学研讨
3.活动时间:2021.12.2
4.活动地点:五楼会议室
5.活动对象: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师
6.活动形式:报告与研讨
三、 研讨记录:
教师分享交流
一年级老师交流:
李婷婷: 一年级学生刚入学,他们对小学生活既充满好奇、渴望,同时又存在很多担心和疑虑。学校生活到底怎么样?与幼儿园生活有什么不同?上学有意思吗?老师、同学会喜欢我吗?带着这些好奇、疑问,孩子们走进了学校的大门,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生活。针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教师在教学中要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形式,帮助孩子消除疑虑,引导孩子在多种多样的生活中感受到上学的快乐,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开始新的生活。
童琪:《玩得真开心》是一年级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一节道德与法治课,这是我用新课标上新教材的一次尝试。道德与法治的新教材,很适应学生的年龄。我在教学时身有体会。为了上好这节课,我认真学习了新课标和新教材,感觉到现在的道德与法治课比以前的思想品德课更有意思,更贴近学生生活,更注重人的发展。从本课的教学中我深刻地领悟到了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定位:“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小学—年级的学生,由于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还保留着在幼儿园的习惯,放学后看电视、玩耍,不能及时写作业。许多新生家长没有时间或者不懂得如何对孩子放学回到家这段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孩子回到家后就随心所欲地玩耍,到睡觉时才想起还有作业。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一些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教学。
梁梦娜:《校园里的号令》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的内容 。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探究和体验,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了解校园生活的一般规则,熟悉和了解学校生活中各种铃声的要求。教学重点以学生学校生活规则意识为重点。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上学才一个多月,校园里许多规矩都不懂,这一课正是对校园的的规矩启蒙的课。要达到这个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是有难度的。我在教学这一课时,我从两个方面来入手,一是读懂教材,二是打造活力课堂,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中,了解规则,适应规则。
二年级教师:
黄慧:这学期我在课堂教学中讲授了小学二年级上册《周末巧安排》一课。本课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知识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集体交流积极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之中。注意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当中,教育学生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周末巧安排》一课之后给我的启示很多,把课堂的空间让给学生,使学生感觉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相信学生,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课堂上以一个个具体事例让学生观察、操作、讨论和交流等活动。从日常的做家务入手,让学生亲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寻找最优方案的全过程。从中明白:节省时间的道理,理解最优方案。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王晓:我针对低年级孩子的可爱与懵懂,只会调皮,对于班级里的是都很有兴趣,尤其是值日生,都很喜欢当,可是生活经验有不足,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以及认真倾听并理解任务性的语言,能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我针对孩子们的兴趣,抓住孩子们发生的问题,精心设计了这一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带领学生通过对视频和情境表演的解读中了解了值日生应该做哪些事情,激发了做好值日生的意识和愿望。并发放值日生标记,让学生议一议、说一说,学一学,在我的梳理下进一步建构自己对值日生的认识,在学做值日生的过程中巩固了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言行相一致。在认知的基础上发展经验,遵循了学生的年龄特点。
四、活动签到表(电子照片)
五、活动报道及照片
齐武路小学低年段一二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执教老师齐聚五楼会议室,提出在道道与法治教学时的困惑、分享教学的好方法和建议。低年段是打基础的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师一般也都担任着班主任的工作,在教学之中可以寻求班级管理与课堂教学的融合,相信今天的教学活动会给每个老师提供融合教学的新的思路。
活动照片
上一篇: 低年段道德与法治教学观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