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程标准,筹备优质课比赛
发布时间:2022/6/20 16:50:29 作者:王佳琦 浏览量:1041次
南京市齐武路小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
组别: 道德与法治 组长:_王佳琦_
一、活动主题:
立足课程标准,筹备优质课比赛
二、活动方案:
1.活动目标:通过本次教备组活动,提升教师对教材和课标的理解,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布置本学期组内活动,进行教学研讨,准备道德与法治优质课比赛。交流教学经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活动时间:2022.2.25
3.活动地点:录播教室和办公室
4.参加对象及人数:全体德法教师及德法团队骨干教师
5.执教者(主讲人)及课题:邵丹丹
三、研讨记录
石探探:《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2011年版)》中“我们的社区生活”里的第1条“能够识读本地区(区、县、市等)、旅游景区等小区域的平面示意图。正确辨认区域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比例尺。”《请到我的家乡来》编写了“我的家乡在哪里”话题,其中有读地图的内容。
钱遇慧:《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2011年版)》中“我们的社区生活”里第2条指出“了解本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本地区的变化和发展;了解对本地区发展有贡献、有影响的人物,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请到我的家乡来》编写了“我是家乡小导游”“家乡的特产真不少”和“我的家乡人”话题,体现了课标的这一要求。需按主题分组查阅资料、调查访问、收集实物,并用报告、图片、实物展览等形式进行交流。
王佳琦:课程标准是我们进行教学的依据,在许多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我们要注意有所选择,不能超出学生当前道德水平所能接受的范围,否则会产生适得其反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课本中有些知识点其实是螺旋式上升的结构,在不同的年级会有不同的内容。例如这一课,在一年级 和四五年级有的课本内容中都会有的,但是侧重点有所不同。
四、活动签到表(电子照片)
五、教学设计及反思
请到我的家乡来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同学们,春节是个团圆的日子,大家回到自己的家乡,与亲人共同庆祝春节。
2.家乡,究竟有什么魅力,让我们在此相聚,即使像王维这样远离家乡,也思念着家乡,思念着亲人。让我们一起学习新课——请到我的家乡来。 (单击)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自然地将注意力转移到这节课中。
(二)学习新课
你们欢迎同学们到你的家乡吗?请你担任小导游,愿意吗?
活动一 :我的家乡在哪里?
小导游都是见多识广的。老师给大家出难题,看看谁能够挑战成功,积分高的,可以评为最佳“小导游”哦!(单击)
1. 我家乡的电话区号是010。这是哪里呢?(单击)对了,这是我们中国的首都,北京。回答正确的获得1分。北京的故宫、天安门广场、长城、颐和园......真期待小导游们赶紧介绍介绍呢!
2. 我家乡的简称是“苏”。(单击)通过电话号码不同,我们知道不同的地区;那么通过车牌,我们可以知道吗?当然,有的同学是否想到“苏”代表哪个省?是的,江苏省。
3. (单击)我的家乡有美丽的漓江。漓江是广西桂林的,你们真了不起。
4. (单击)紫荆花是我家乡的区花。紫荆花,让你想到了哪里?回答正确,香港。同学们你获得了多少积分?你们可真了不起!
5.小导游们,闯过了第一关,接下来,请你在43页,从地图上找家乡位置。
(1)我的家乡在哪个省?(山东)说出它的简称是什么(鲁)?
(2)在中国地图上找到山东省、福建省、安徽省的位置,找到后用铅笔描一描它的轮廓,想像一下它像什么?
(3)上一节课,我们谈到了邻居,看看地图上山东省的邻居,都有谁?同学们反映可真迅速!
(4)孩子们,请你找到我们的家乡青岛吧!(单击)
(5)【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有学习的积极性,从中也可以收获电话号码、车牌号码、景点等,都是一种文化。
活动二 : 我是家乡小导游
1.这个环节,我们一起做一个实践作业。请小导游们做好功课,才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导游哦!(单击)青岛,是一座海滨城市,还有什么景点?景点是否收取费用?它们的门票,又是什么样子的呢?青岛的历史或传说,你清楚吗?你最喜欢的地方是哪里呢? 这些问题,需要你们设计一份手抄报,复学之后,我们一起展示同学们的实践作业,请小导游们介绍家乡。(截屏)
2.小导游们,你们听说过珠穆朗玛峰吧?其中,有一个“神女峰”的传说,(45页故事)你从中收获到了什么? 记得搜集一个景点的传说,与大家分享。
活动三 :家乡的特产真不少
小导游,我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我外出旅游,其中一个原因,想要了解中国的大好河山。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想要享受中国美食,中国特产,你们有没有和我相同的想法呢?
1. (单击) 比如吐鲁番的葡萄,由于新疆的日照时间很长,所以葡萄特别甜。对了,孩子们,今年的樱桃你吃了吗?由于今年雨水较多,光照时间短,让人吃起来感觉酸酸的。
2. 无锡惠山的泥人,我们去二月二实践活动基地,你们也看到了崂山的大馒头。当然,中国的特产很多,在这次疫情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国速度,中国精神!说到精神,家乡的人更美!人们为建设美丽的家乡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3. (单击)第一幅图,种植有机菜;第二幅图刺绣;第三幅图景海鹏航天任务的完成;第四幅修理自行车的爷爷。同学们,家乡的人有的创造伟业,有的兢兢业业做小事,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
4. (单击)不同地方的人们在生活与饮食习惯等方面往往会有不同,你觉得家乡人有什么特别的生活习惯吗?请你想一想吧!在群里留言。
5. 山西人喜欢吃面食,山西人的腰鼓舞,我们在运动会时展示的鲜族舞蹈等等,瞧!是不是各有特色?
6.请你阅读49页《阿里木的故事》。边读边思考,他都做了哪些事?
同学们,疫情期间,你们好好在家里不出门,就是为祖国做贡献。(单击)我们身边像阿里木这样的人,有很多。我们在经历全国人民共同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许多最美逆行者!
7.教师总结本课内容。(单击)
8.布置作业:在开学第一课上,我们还会继续交流,最后,我们留一个探究作业。
请你将截屏的部分制作一份手抄报。
【反思】
本课程的教科书是教师引导儿童开展活动的重要资源,也可视为帮助教师正确理解本课程教学特点的“案例”。教学中,充分发挥了教材的案例作用,如:“我的家乡在哪里”四位同学从不同角度介绍家乡,启发学生打开思路;“家乡特产真不少”中的新疆吐鲁番的葡萄和江苏无锡惠山的泥人,用于启发学生探寻特产的成因;“我的家乡人”四幅图帮助学生体会并发现身边许多默默为家乡建设而奉献的家乡人。
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不过学生年纪不大,搜集素材有相当的难度,由于能力有差异,课堂上的反应不一样,教学效果不均衡。
改进预设:在教学前,建议老师们注重学生搜集资料方法的指导,如:“家乡特产”的资料搜集。首先明确指出家乡特产是一个地方特有的、著名的产品。包括吃的、喝的、用的、看的几类;再启发学生通过下列方法收集家乡物产的资料:到商店、去参观、看电视、问大人、找书报、查网络、家中找……有了充分的课前准备,学生实实在在地进行搜集活动,教学难点得以突破,教学目标能够达成,学生的素养也得到了提升。
六、活动报道及照片(网站截图)
针对新学期的德法教学活动安排和如何规范正确的上好道德与法制课,全体道德与法治老师齐聚在齐学楼五楼录播教室,在观摩一节示范课后,教师们从这节课出发,谈了谈自己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同时在教学中针对导学导行和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发展的措施与方法交流了自己的经验感受。
在研讨后,针对开学初需要进行的道德与法治优质课比赛,很多老师进行了踊跃报名,并相约在邵校长办公室梳理了一年级和五年级的课本,结合课标进行了构思和设想,并计划在下周时安排进行校内赛课。期待各位老师在新学期的积极表现。
上一篇: 探讨艺术教学心得,弘扬传统文化
下一篇: 积极思教学 校赛展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