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
发布时间:2022/5/20 14:07:13 作者:马俐娜 浏览量:512次
南京市齐武路小学备课组活动记录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
组别: 三年级数学 组长: 马俐娜
一、活动主题:
小数的初步认识
二、活动方案:
1.活动目标:
小数的初步认识
2.活动时间:2022年5月19日
3.活动地点:南京市齐武路小学3-314
4.参加对象及人数:南京市齐武路小学三年级全体数学教师4人
5.执教者(主讲人)及课题:马俐娜
三、研讨记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 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进行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其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它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过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活动,自体验数学知识,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老师在引导学生探究小数意义的时候,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物品价格。教师充分为学生创设操作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了解生活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整堂课,学生情绪高昂,课堂气氛热烈、融洽。
张蒙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 要紧紧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过去的”复习导入”、“直接导入”等新课导入方法大多被“创设情景”导入法所代替,内容生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层出不穷,课堂所追求的“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体,拥有学习主动权”,在预设好的情境和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得以落实。这节课都体现了这一特点。马老师在这节课中,依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贴近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巧妙地创设情境:从学生熟悉文具导入,引导学生对文具的价格进行分类,从而引出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课中探究小数的意义、感悟小数与十进分数的联系时,都是选择一系列学生所熟悉的、直观的、蕴含数学内容的生活情境,(如学生喜欢的火腿肠、 牛奶、面包等)让学生结合身经历,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感悟,从而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索新知的积极性。
彭若云老师:课堂练习是检查认知目标的主要手段,安排一个紧凑、 短时、有效的课堂练习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有效的课堂练习还能为教师提供教学反馈,从而修改教学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践表明,有效的课堂练习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必要手段。在这节课中,马老师能根据教学的需要,设计练习,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和技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殷岚老师: “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 .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是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的宗旨。今天这节课中,老师都不吝啬对学生的评价。如,教师在提问时都尽量使用委婉而友好的语气,评价学生的语言都是多表扬、多鼓励,适时适度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积极的评价,如“掌声送给这位同学”等等, 这些积极的、激励性的正面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促进教学。此外,教师的表情、手势及姿势也能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四、活动签到表(电子照片)
五、活动报道及照片
2022年5月19日,南京市齐武路小学三年级数学老师开展了下学期的第三次备课组活动,本次主讲人的是马俐娜老师,活动主题是小数的初步认识。 首先是马俐娜老师谈教材编排的意图、特点和作用。这节课是三年级学生首次接触小数,小数不同于整数,也不同于分数,对学生来说是很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但是,本节课中马老师精心准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了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 设计了新颖、活泼的学生活动,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马俐娜老师谈教学设计过程
这节课设计中力求体现新课程强调的体验性学习。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和记忆,而是一个有目的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通过生活情景和已有生活经验,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发挥其内在的潜力,独立主动地探究知识,不仅学会知识,而且会学知识。通过比较、分析、概括出小数的含义,在交流中轻松愉快的学习知识,增长本领,从而达到创造性学习的境界。
本次主题教研全组数学教师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
上一篇: 五年级语文第四次集体备课活动
下一篇: 三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