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科研>> 文章
充电,一直在路上

发布时间:2019/8/31 10:07:17 作者:邵静 浏览量:561次

充电,一直在路上

——记新教师暑期培训

南京市齐武路小学     邵静

时隔15年之后,再次以新教师的身份和众多充满活力的新教师一起坐在新学校的教室里参加培训,给自己充电,感觉自己也年轻了许多,一切都是新的,心情无比的激动。此次培训对我来说是一次深度的学习也是一次对自己前期教学的深度反思和反省,非常感谢新学校的领导给了我们这次学习的机会,下面本人针对特级教师周智宁副校长的讲座《做一个有目标的教师》谈一谈本人的培训感受。

周特的讲座从以下七个方面展开: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的路径规划需要意识(专业成长的前提);课堂(专业成长的摇篮);学习(专业成长的加油站);反思与写作(专业成长的催化剂);自我规划(专业发展的航标);积累(专业成长的垫脚石);机遇(专业成长的助推器)。相比周特所说七个方面,反思自己15年以来的工作深知成为一名教师不容易,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更不容易。工作15年了我现在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来到了新学校,一起合作的是年轻的新教师,让我没有理由不再次重新开始。

首先,拥有“自己”的课堂。课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场所,课堂是学生出发的地方,是教师的生存之本。课堂是实现教师价值的舞台,是成就教师的摇篮。常态课,我们要在反思中不断积累;公开课,我们在经历中得到磨砺;竞赛课,我们在展示中收获甜蜜。教师只有拥抱课堂,才会拥有幸福的教育生活。特级教师王春易说:“课堂就是我工作,生活的舞台,也是我陶醉,享受的舞台。多年来,我在这样的舞台上实现着自己的理想,追逐着一个又一个的梦想。我在尽力凸显自己教学个性的同时,也在尽量避免束缚手脚。教无止境,课堂永远是我无悔的追求,我的生活因它而精彩,我的生命因它而美丽。”课堂就是老师的一亩三分地,我们在此耕耘,多年的耕种有了自己的特色,浇灌出了五颜六色的花朵。

其次,做科研型的教师。我曾经认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应做到两点:第一、作为任课教师会教书,让学生取得好成绩;第二、作为班主任会管理,营造班风学风引领学生成长。科研,那是专业人员的事情。通过十余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发现,做科研在教师的教学中无处不在,并不是一件高深的事情,研究的内容可大可小,可深可浅。美国一名牌大学的校长说,一所学校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一代又一代教师的质量。在今天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教师成长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今日停止成长,明日你就将停止教学。做一辈子教师,必须一辈子学做教师。做一名科研型教师,唯其如此,才能感受教师职业的自由、充实和幸福,才能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

再次,做反思型的教师。教师职业的专业性之一便体现在他的研究与反思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着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再不假思索地把这些研究成果使用到教学中。教师自己就应该是一个研究者,“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第一步,就在于教师自身的反思、教师对自身的评价和教师自身的自我改造”。因为,产生教师生命力的是教师自身,惟有教师本人才能为自己描绘出真实的形象。这就是“反思型”、“ 研究型”的教师。“反思”与“研究”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只有当教师的教育与研究交融在一起,教师的教学与反思有机结合,教师的研究成果转化为行为时,教师的教学才具有了教育哲学的意义,教学行为也才有了更高理性的内涵。国外一学者说:教师有研究的机会,如果抓住这种机会,不仅能有力而迅速地发展教学技术,而且将赋予教师的个人工作以生命力和尊严。研究是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前提条件,也是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

我知道,教师是一个平凡而又令人敬畏的职业,教师虽然不能像伟人一样成为偶像,受人景仰;教师不是英雄,不能像英雄一样树立风碑,流芳千古;相比之下,教师这个职业要求我们不断学习,做一个新时代的学习型教师,不断充电,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反思,与时俱进,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从而教学相长,在学习与工作中与学生共同快乐成长,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让生活充满人性的光辉!


    昨天访问: 3167  |  今天访问: 1097  |  本月访问: 52104  |  上月访问: 92455  |  访问总数: 3369534  |  会员总数: 106  |  文章总数: 2127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文鸿路166号 邮编211112 电话:025-87116692

版权所有 南京市齐武路小学

备案号: 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