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课标,送教共成长
发布时间:2022/12/8 9:41:53 作者:单煜景 浏览量:521次
践行新课标,送教共成长
——信息技术学科带头人来校送教活动
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挥学科带头人示范引领作用,2022年12月7日,南京市潭桥小学陈艳老师、南京市江宁区上坊中心小学王媛媛老师以及南京市科学园小学陈芬老师来到南京市齐武路小学展开信息学科送教活动。
第一节课由南京市潭桥小学陈艳老师带来的研究课《声音可以被看到吗?》,本次授课对象为六年级的学生,使用DF掌控板,给我校学生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精彩课堂。
陈老师首先以现实中的声音来开启课堂,通过听觉到视觉的转换,引出声音传感器。然后使用坐标画出课堂上声音的折线图,同时在学生的实践中发现问题:1.如何回到起始点,继续接着画。2.画的太快了怎么办?3.声音的折线图总是超过舞台怎么办?教师带领学生一步步探究、一步步实践,破解实际问题,学生在探索中获得知识,感悟声音的变化。在课堂的最后,陈老师还特别强调:在不同场合要控制音量的大小,让课堂再一次得到升华。在本节课中,学生不仅“玩”的开心,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发现问题以及分析、解决问题。
第二节,由南京市江宁区上坊中心小学的王媛媛老师带来的研究课《算法的时间效率》。王老师整节课的设计以猜数字活动为明线,以“枚举法”和“二分法”两种算法的基本思路分析和算法结构为暗线,旨在通过对比两种算法的基本思路、算法结构及程序体验,得出算法的时间效率区别,从而使学生对算法的多样性、局限性有所理性了解,并进一步产生优化算法、合理选择算法的实际需求。教学中结合学习单,以“算法初探究”、“算法再体验”、“算法我设计”三个渐进式活动开展教学活动。活动一“算法初探究”,通过猜数字活动旨在让学生了解“二分法”的基本思路;活动二“算法再体验”,通过体验“二分法”查找程序,对比两种算法在“查找次数”上的区别,从而得出“算法的时间效率”不同这一教学重点;活动三“算法我设计”,结合图示读懂程序,聚焦用计算机编写二分法查找程序的关键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如何确定中间位置。最后关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理解解决同一问题有不同的方法,将本课学习内容落实到实践中。三个活动设计循序渐进,意图通过“理解算法——对比算法——设计算法”这样的过程帮助学生较为系统的掌握本课重难点。
南京市科学园小学陈芬老师做了关于《新课标理念下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的思考》的微型讲座。讲座从课程名称变更的启示、新课标产生的背景、课程目标的转变、新课标中的课程目标、教学方法这五个方面展开,详细讲述了陈老师对于新课标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所思所想。
本次送教活动,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升”,不仅领略了带头人教师的课堂风采,也加深了教师间的沟通和交流,且思且行,不断进步。
下一篇: “金陵微校”助“双减”,智慧课堂显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