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武路小学美术教研组第七次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3/12/18 14:42:37 作者:杨綪 浏览量:283次
美术课堂“审美感知中的主体参与”——创作与表现
——记南京市齐武路小学美术教研组第七次教研活动
为进一步规范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落实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营造课堂教学改革的浓厚氛围,促进教师专业发展,12月15日,美术教研组开展了本学期的第七次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由张颖睿老师执教《漂亮的房间》和蒋荣荣老师执教《妙剪生花》。
张老师的这节课是有一定难度的,但课堂上,孩子们热情参与,与老师积极互动,琴瑟和鸣,奏出了课堂最强音……课堂上张老师不断训练孩子们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让他们乐在其中,美在心窝。课堂中张老师用极具亲和力和感召力的形象、轻松幽默的语言及灵活多变的课堂艺术构建了一节好课,从有趣的游戏导入到夸张的示范再到作品欣赏,都让学生和老师都获得了深刻的直观感受。蒋老师围绕非遗剪纸展开生动的教学,蒋老师在课堂开始的直接示范直接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直观感受剪纸的魅力,并顺势提出团花的概念,直入主题。通过欣赏,蒋老师引导学生感受团花的纹样美以及纹样所蕴含的美好寓意,学生在自我探究的活动中牢牢的掌握了剪纸的技法和纹样,最终呈现出精彩纷呈的作品,学生们在这节课上都成为了一名小小非遗传承人。
随后,本组老师对张老师和蒋老师的课进行了研讨。何梅老师:蒋老师的课注重了美术课的艺术性,也增加了课的文化内涵,在本课中让学生欣赏团花,了解我国的剪纸历史和团花在不同场合下的应用寓意,让学生不仅看到团花的艺术美,也对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有了一定的了解。李欣然老师:在这节课中,蒋老师让学生欣赏大量不同的团花,观察并寻找它们的共同点,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了解团花的特点,并要求学生找找纹样的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分析事物的能力和探究能力。龚越颖老师认为:四年级的学生对房间并不陌生,因为生活条件的不断变化,很多同学的小房间是很漂亮的。同时,四年级的学生可以根据各种材料的特点进行有主题或无主题的想象,能够运用绘画或(立体)制作的方法表现设计构想,进行美术创作,感受设计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所以学生对漂亮的房间在脑中还是有一定的雏形的。彭紫薇老师:课堂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发散力。课堂教学中,张老师很注意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的火花,创设适合创新性思维的情境,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发散思维。联系生活、善用对比,使学生的思维呈现出开放、多样的特征。
最后,这两节美术课充分的带动了师生之间的合作,促进了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上一篇: 齐武路小学美术教研组第六次教研活动
下一篇: 齐武路小学美术教研组第八次教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