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齐武路小学一语备课组第一次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2020/9/18 16:16:13 作者:王玲玲 浏览量:496次
南京市齐武路小学备课组活动记录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
组别: 语文 组长: 陈子越
一、活动主题:
《对韵歌》观摩学习
二、活动方案:
1.活动目标:
观摩学习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第5课《对韵歌》,提高一年级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
2.活动时间:2020年9月17日
3.活动地点:南京市齐武路小学五楼会议室
4.参加对象及人数:南京市齐武路小学一年级全体语文教师
5.执教者(主讲人)及课题:陆垚执教《对韵歌》
三、研讨记录
在公开课在线观摩结束后,全体一年级语文教师对这节课展开了积极的研讨。听课老师们对执教者及时将学生的作业投屏这一及时的教学反馈赞叹不已。
季美婷老师说,教师及时投屏,评价学生写的情况,这特别好。
邵校长向大家讲解如何快速投屏,并鼓励大家在今后的教学中也可以用这种方式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陈子越老师说我们即将要上《对韵歌》这一课,这节公开课给了我们很好的借鉴。
王玲玲老师说,这节公开课中,老师在讲生字的时候是结合课文来讲,做到了“随文识字”。
胡莹老师说他们班的学生语文素养非常好,可见教师平时非常注重学生的语文功底的训练。
一年级语文教师们在这次听课学习中受益匪浅,纷纷表示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让自己的语文课堂更具有语文味,让学生爱上自己的语文课。
四、活动签到表(电子照片)
五、教学设计及反思
《对韵歌》教学设计
一、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教学目标。
(一)复习:
1. (PPT示)认读以下生字。
目 日 耳 月 口 田 站 坐 石 足 水 禾 手 火 山
2.听写以下生字。(听写后PPT示,同桌互批互改。)
日 目 耳 口 田 禾 手
(二)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导语:同学们,我们通过学习四篇课文,已经会认读了35个字宝宝了,会写12个字宝宝,还了解了不少知识。今天,我们学习这个单元的第五篇识字课文,再认识一些字宝宝,了解一些新东西,好吗?请看老师板书课文题目。
(三)板书课题,要求学生留心观看。(板书:⑤ 对韵歌)
(四)学习读课题。
1.出示任务:这个课题由3个字宝宝组成,同学们看看这3个字宝宝,有哪个字宝宝你会读,轻声读一读。
个体尝试读。
2.反馈指导:
指名汇报会认读的字,正音,范读带读。如有学生不认识的,教师直接范读带读。
3.带读课题:⑤ 对韵歌
4.齐读课题,要求注意停顿。
(五)小结:对韵也叫对对子,是我国富有民族特色的一种语言形式,要求把同类的事物用相同的字数对应起来,读起来抑扬顿挫、节奏感强,很适合我们识字读文。刚才我们学习了读课题,接下来,我们就要通过学习读课文继续学习生字宝宝了。
二、集中识字,学习朗读。
(一)学习朗读课文和会认读的字。
1.出示任务:翻开课本第13页,自己读读课文,除了刚才在题目中已经会读的3个字宝宝外,看看自己还会读哪个字宝宝,不会读哪个字宝宝。在不会读的字宝宝下面点上小圆点,然后请教同桌。
个体尝试读文,同桌互教。
2.反馈指导:
指名汇报会认读的字,正音,范读带读。
学生不认识的,教师直接范读带读。(相机出示字卡:对、云、雨、风、花、鸟、虫,并带读)
3.小结:这7个字宝宝,就是我们通过这篇课文要能认读的字宝宝了,课文下面用两条横线告诉我们,让我们把它们再读一遍吧。
4.看黑板字卡,指名读,齐读。注意提示正音:“风、虫”后鼻韵母。
5.会认字的音难字教学。
(1)出示任务:刚才我们已经读准了课文的7个生字宝宝,下面请你将课文读给同桌听,要把会认的字的读音读准;同桌要留心听,如果有哪个会认的字宝宝读不准,你就在哪个字宝宝下面画个三角形,同桌读完后告诉他正确的读音。
同桌互读互纠。
(2) 反馈指导:
指名汇报帮助同学读准的字。
预设:音难字:风、虫。
相机进行音难字教学。
用多种形式认读7个会认读的字。
6.读准课文。
导语:同学们真用心,很快就把7个生字宝宝读准了,那么你们能把课文读准吗?
(1)出示任务: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会认读的字宝宝的读音。
个体练读。
(2)反馈指导。
指名朗读课文,相机指导读准会认读的字和课文。
(3)个体自由练读,注意纠正指出的错误。
再反馈检查。
7. 会认读的字认读初步评价。
(1)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2)游戏认字
①我说号码,你读字。(将生字编上序号,老师说序号,会读的学生站起来读。通过是否站起来或站起的快慢观察学生掌握的情况,对没有站起的或站起慢的,指名再认读。)
②我举字卡,你读字。(老师举起呈示字卡,会读的学生站起来读。通过是否站起来或站起的快慢观察学生掌握的情况,对没有站起的或站起慢的,指名再认读。)
8.学习有节奏朗读课文。
(1)出示任务:“对韵歌”顾名思义,读起来就应该像歌唱那样有节奏。同学们能不能像读课文《金木水火土》那样,一边击掌一边朗读课文,看看自己能不能有节奏地读这首儿歌呢?
个体尝试击掌有节奏读文。
(2)反馈指导。
指名击掌读文,相机指导。
(3)一齐击掌有节奏朗读课文。
9.口头组词,继续学习7个会认读的字。
1.出示任务: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还知道这7个字宝宝还会与哪个字宝宝做好朋友,组成词语呢?(贴出字卡)
个体思考后,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1)逐一反馈,学生组词正确的,就以字卡为中心板书成词语;如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则把这个词语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示区别和纠正。
(2)如果学生组的词语是日常常用词语,可相机让学生口头用词语说一句话。(注意说话数量的把控,不要喧宾夺主。)
(3)将学生组的词语带读一、两遍。
(4)小结:通过刚才的组词,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这7个字宝宝的意思。同学们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词语。其实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生活认识很多字,知道很多词语的。
三、了解课文意思,背诵课文。
(一)了解课文意思。(采用边读边说、边说边读的策略进行。)
1.了解第一句。
(1)(PPT示第一句)出示任务:有节奏朗读句子,想一想,这个对子中的“云、雨、雪、风”是属于哪类现象的事物的?
个体朗读思考。
(2)反馈指导。
预设:“云、雨、雪、风”属于自然现象的事物。
2.了解第二句。
(1)(PPT示第二句)出示任务:有节奏朗读句子,想一想,这个对子中的“花、树”和“鸟、虫”分别属于哪各种类的事物的?
个体朗读思考。
(2)反馈指导。
预设:“花、树”属于植物类,“鸟、虫”属于动物类。
3.了解第三句。
(1)(PPT示第三句和改造过的插图)出示任务:有节奏朗读句子,观察图画,想一想,这个对子中的“山清、水秀、柳绿、桃红”分别指的是图画中的哪个部分?
个体朗读思考。
(2)反馈指导。
指名分别在PPT图画上指出对应位置,指对了,显示对应词语。
4.小结:这首对韵歌从自然现象“云、雨、雪、风”对起,然后是对动植物的“花、树、鸟、虫”,最后是美景“山清水秀、柳绿桃红”的对子,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大自然美丽的画卷。让我们美美地把课文朗读一遍吧。
5.击掌齐朗读课文。
(二)背诵课文。
1.出示任务:同学们,现在你能把课文背诵下来吗?自己边击掌边试试。
个体击掌试背,同桌互背互纠。
2.反馈指导。
指名背诵检查;齐背诵。
四、会认读的字认读评价
(一)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二)游戏认字。(方法见上。)
五、写字指导。
(一)复习。
1.复习田字格。
导语:上一课,我们了解了能帮助我们把字写好,写漂亮的好帮手——田字格。(PPT示田字格)谁能说说田字格表示各个方位的名称?
指名说,边说边用PPT示田字格各方位名称。
2.(PPT示写字姿势图)说说并练习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从上到下”“先横后竖”“先撇后捺”的笔顺要求。
4.指名说说“横、竖、横折、撇、弯钩、捺、点”的书写要领,并用食指在书桌上按要领书写。
(二)认识笔画“提”“撇折”,指导写“虫”“云”。
1.认识笔画“提”“撇折”及书写“提”“撇折”。
(1)(PPT示教科书“虫”“云”田字格学写部分)导语:“虫”和“云”这两个字共有两个新笔画我们要学习,它们分别是“提”和“撇折”。“提”和“撇折”怎么写才能写好呢?看老师写。
(2)范写“提”,边写边解说书写要领——轻按成点,往右斜上方行笔,笔尖顺势离开纸面。
(3)学生在桌面用食指按要领尝试写“提”。
(4)范写“撇折”,边写边解说书写要领——轻按成点,行笔成撇,再轻按成点写折,最后轻按从横中收笔,形状变“提”。
(5)学生在桌面用食指按要领尝试写“撇折”。
2. 指导书写“虫”“云”。
(1)出示任务:观察这两个字,数数它们的笔画,说说它们的笔顺。
个体数和说。
(2)反馈指导。
预设:
虫:笔画数:6;笔顺(从上到下):竖、横折、横、竖、提、点。
田:笔画数:4;笔顺(从上到下):横、横、撇折、点。
(3)出示任务:观察“虫”和“云”字各笔画在田字格的起笔和收笔位置,说一说。
个体观察思考,同桌交流。
(4)分别反馈指导。反馈一个,范写一个;边范写边提示。
虫:竖从左上格右下方横中线上方起笔,左下格左上方收笔,稍斜;横折的横稍斜,在右上格左下方转折,折在横中线收笔,稍斜;竖压竖中线,在上面中部起笔,运笔到下部中部靠上收笔;提在左下格中部起笔,与横平衡;点要稍长。
云:短横位于竖中线上部中间,稍斜;长横在横中线左部中间起笔运笔到右上格横中线中部上方收笔,与短横平衡;撇折在长横中心起笔,运笔至左下格接近中部转折,运笔到右下格左上方收笔,点稍长,与撇折形成一个三角形。
(5)学生先描后写。(学生动笔写字前,先提醒执笔和写字姿势,做好后才让动笔写。以下相同,不再说明。)
(6)反馈指导。
示有毛病的例子,指出错误,然后学生修改。
(三)认识笔画“竖折”和笔顺“先中间后两边”,指导写“山”。
1. (PPT示教科书“山”田字格学写部分)导语:“山”有一个新笔画我们要学习,它是“竖折”。“竖折”怎么写才能写好呢?看老师写。
2.范写“竖折”,边写边解说书写要领——轻按成点,往下行笔,提起笔尖轻按成点再写折。
3.学生在桌面用食指按要领尝试写“竖折”。
4.学习笔顺“先中间后两边”。
(1)导语:写“山”字,有一个新的笔顺要求,它是“先中间后两边”,也就是说要先中间的笔画,然后才写两边的笔画。(学生跟老师读一次“先中间后两边”)。
(2)范写“山”,边写边解说笔画和笔顺;然后学生分别边说边书空。
5.指导书写“山”。
(1)出示任务:观察“山”各笔画在田字格起笔和收笔的位置,说一说。
个体观察思考,同桌交流。
(2)范写“山”,边范写边提示:竖从竖中线上部中间起笔,压竖中线运笔,至竖中线下部中间靠上收笔;竖折在横中线左部中间起笔,左下格中间靠右上转折运笔到右下格右上部收笔,稍斜;最后一竖在横中线右部上方起笔,过竖折的折收笔,约突出三分之一。
(3)学生先描后写。
(4)反馈指导。
示有毛病的例子,指出错误,然后学生修改。
六、总结:(总结本课知识能力点以及学生学习的课堂常规、守纪、读书握笔等情况)
七、写字练习。
作业设计:
(一)向家长汇报朗读课文。
(二)请家长用字卡考考自己对7个生字宝宝的认读。
《对韵歌》教学反思
《对韵歌》是以对对子的小韵文出现的,句式整齐,合辙押韵,琅琅上口,背诵自如,通俗易懂,文道结合,便于儿童理解,易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本课中的生字大部分学生都会认读,因此,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放在教会学生利用生活进行识字,激发学生生活识字的兴趣。
一、巩固象形字,前后巧连结
在本课需要认读的生字中,云、雨、鸟,这三个生字都是象形字。老师充分考虑本单元识字认读之间的关连,对这三个字的认读上,让学生利用象形字的识字方法进行识字,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达到利用象形字进行识字的巩固。
二、生活巧识字,认读带阅读
生活中在看电视,看书,广告等经常会在孩子身边出现,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字达到识字的效果是非常好的途径。那么激发学生利用生活进行识字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本课的重点。本课中,有意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中认识的字,利用学生非常喜欢读绘本的特点,老师出示:《天生一对》、《风到哪里去了》、《花婆婆》、《法布尔昆虫记》这四本绘本书名,让学生大声读出来,并圈画出本课需用认读并且书名里有的:对、风、花、虫这四个生字。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其实生字就在我们身边,只要多认多读,就会掌握更多的生字。这个活动的设计,除了考虑识字,还有引导学生看书阅读的作用,这是为后面语文园地里的“亲子阅读”“快乐读书吧”做准备。
三、诵读多形式,熟读巧背诵
“学习用普通话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这个目标,是教学难点,而且对于这首对韵歌,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背诵下来,就需要老师的多种形式,让学生产生对韵文的兴趣,掌握韵文的节奏,达到熟能成诵。本课中,采用范读、领读、指读、分组读、接龙读等多种形式,重复而不机械,让学生读出兴趣,读出节奏,在读中达到背诵。
四、识字与阅读,游戏巧安排
本课中,老师设计了“读生字,摘桃子”“找朋友”的游戏。学生非常喜欢“摘桃子”这个游戏。老师只有读准“桃子”上的字,才能将桃子摘下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认识了生字,又调整了自己的听课状态。然后,师生、生生玩“找朋友”的游戏,老师大声对着全班说“云对……”,同学大声说“雨”。两个人再一起说“云对雨”。这样的活动,除了让学生认生字,读生字,找生字,还培养了学生大声朗读和与同学互动的人际交往能力,更好的巩固了对儿歌的背诵。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重视识字方法的总结。教人学会不如教人会学,在一年级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们的自学能力,并给孩子们创设良好的语文学习情境。在时间划分上一定要多加注意,应该两节课要完成的任务,就要两节课完成。
六、活动报道及照片
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9月17日,南京市齐武路小学一年级全体语文教师在五楼大会议室展开了语文备课组活动。在陈老师的组织下,教师们用了近两节课的时间集中观看了直播公开课《对韵歌》。
直播中,授课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置教学环节,使课堂语文味十足。首先,她将二类字“对、云、雨、风、花、鸟、虫”的认读和课文的讲解紧密结合,通过图片引出汉字,并以字串连课文,教学环环相扣,节奏紧凑。同时,为加强学生对韵文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教师将齐读、指名读、男女生分开读、开火车读、配乐读等教学方式贯穿在课堂中。教学第二个重点是一类字“虫、云、山”的书写,她结合甲骨文来描述生字的含义和结构,指导学生书写,并将学生的字随堂拍照投屏。听课老师们对这一及时的教学反馈赞叹不已。邵校长向大家讲解如何快速投屏,并鼓励大家在今后的教学中也可以用这种方式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一年级语文教师们在这次听课学习中受益匪浅,纷纷表示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让自己的语文课堂更具有语文味,让学生爱上自己的语文课。
下一篇: 南京市齐武路小学一语备课组第二次活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