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齐武路小学一语备课组第七次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2020/12/2 16:40:42 作者:季美婷 浏览量:608次
南京市齐武路小学备课组活动记录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
组别: 语文 组长: 陈子越
一、活动主题:
识字教学研讨
二、活动方案:
1.活动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好问话的语气
2.活动时间:2020年12月2日
3.活动地点:南京市齐武路小学
4.参加对象及人数:齐武路小学语文教师
5.执教者(主讲人)及课题:季美婷《比尾巴》
三、研讨记录
黄慧:课堂一开始就创设情境导入,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情况下,导入本课的主题,让学生置身于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提前进入文本。通过质疑课题,引发学生探求知识的热情,为教学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胡莹:让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借助拼音认识生字,并让学生在词语中认读生字,有利于巩固学生对生字的认识。在教学中多进行认读训练,能为以后自主识字打好基础,同时及时的鼓励对孩子们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
陈晨:书写前先指导学生进行对比观察,让学生发现形近字:“把”与“巴”的区别,强调了书写时的正确位置。学习写字,应学会观察、分析字的间架结构以及它的笔画笔顺,引导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并且及时对学生的书写进行评价,提出表扬。
王由:通过再读课文,鼓励学生多说,积极地发言,理解课文大意,理清课文纹络结构。还应为学生创造大胆发言的机会,让学生们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学会倾听,养成边读书边思考、边听边动脑的好习惯。
钱遇慧:引导学生对学过的字词及时巩固复习,加深学生的印象,不断增加汉字与学生见面的机会,在反复地复习中达到巩固识字地目的。通过多种形式地认读,加深学生们对字词的掌握和理解,做到稳固掌握的目的。
蒋荣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就要以读为本,边读边感悟:然后再读,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及时进行评价,及时总结,关注学生在读中的进步,让学生在读中理解
四、活动签到表(电子照片)
五、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森林王国里可热闹了,一群可爱的小动物正在比赛呢!他们在比什么呢?哦,原来他们在忙着比尾巴呢!大家想不想去看看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第6课。(板书课题比尾巴。)
1.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指导读好词语“尾巴”,强调“巴”字在这个词语里读轻声。
2.看到课题,大家有什么疑问呢?
预设一:是谁在比尾巴?
预设二:为什么要比尾巴呢?
3.说得真好,那到底是哪些小动物在比尾巴呢?我们接下来就一起来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将本课生字圈出来。
2.检查字音,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生字,谁能把这些生字读出来?
指名认读生字,开火车读生字,引导学生个别读。
(2)同学们自己预习就能认识这么多生字,真厉害!大家都是识字的小能手!现在我们把这些生字放到词语中,谁来读读看?
指名学生认读生字词,读错的予以纠正。
3.课件出示新偏旁:
(1)下面我们来学习两个新偏旁:提手旁和八字头。首先我们来看看提手旁。提手旁的字和手有关系,都是表示动作的。那提手旁是怎么写的?横,竖钩,提。大家跟着教师一起来写一写。
(2)学生写提手旁。教师提问:我们学过哪些提手旁的字?(把、打)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公”,遮住“公”字的下面部分,提问:上面是什么字?(“八”字)对了,这个偏旁的名字就叫八字头,大家一起说两遍。(学生齐说两遍八字头)
小结:同学们,识字、认字的方法很多很多,只要我们学会了这些识字方法,以后就可以认识很多很多的字,所以大家要做个有心人!
三、指导书写。
同学们个个都非常棒,写字肯定也难不倒大家,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写写字吧!
1.先教学“长”字。教师先示范写新笔画“竖提”,学生记住笔顺,观察“长”字的第几笔是“竖提”,并照着书上的笔顺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写这个字。
教师指导怎么写好“长”字:长横写在横中线上,竖提略靠左,在竖中线上收笔。学生先在书上描红,再写一遍。
2.引导学生观察“比”字,看看这个字是由几笔写成的,有什么特点。
指名学生回答。
预设:“比”字用4笔写成。这个字的左右两部分很相像,第二笔和第四笔易混淆,第二笔是竖提,第四笔是竖弯钩。
3.“把”和“巴”一个是左右结构,一个是独体字,所以书写时一定要注意它们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4.教师在田字格中示范写,请学生仔细观察每一笔的占格位置。学生边观察边书写,把生字一笔一画地写出来。请大家注意坐姿!
5.练习书写,展示评价。
四、再读课文,回答问题。
1.听录音读课文,请同学们边听边想,回答问题。
课件播放,出示要求:
6.比尾巴
1.课文一共有几个小节?
2.第一个小节提问了哪些问题?
3.第三个小节提问了哪些问题?
4.读完全文,你知道了什么?
播放录音,学生认真听。
指名回答问题。
生1:课文一共有4个小节。
生2:第一个小节提了3个问题,即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生3:我知道了猴子的尾巴最长,兔子的尾巴最短,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生1:第三个小节提了3个问题,即谁的尾巴弯?谁的尾巴扁?谁的尾巴最好看?
生2:我知道了公鸡的尾巴弯,鸭子的尾巴扁,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反思:
《比尾巴》这篇课文采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课文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富儿童情趣。我抓住这篇课文极具趣味性的特点,围绕“比尾巴”大赛展开设计,环节与环节之间衔接自然,环环相扣,以摸尾巴游戏导入课堂,以找参赛选手的形式学习生字词,以比尾巴评尾巴学习课文,以说尾巴画尾巴进行拓展训练。每一个环节的设置都注重了情境的创设,都采用最具有童真童趣的语言,符合低年级的认知特点。
在这堂课的设计当中我注重了情境的创设,这些情境不是独立开来的,而是一脉相成,从一而中的。创设的这些情境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学生通过创设的情境走进文本,与文本之间进行最近距离的对话,学生的兴趣被激发,情感被升华,喜欢小动物的情感在课堂中随处而见,为参加比赛的小动物加加油,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评评尾巴,为丢失尾巴的小动物画上一条漂亮的尾巴。因为有了
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的用语和体态未能达到预设的效果,致情境能真正的激发孩子的兴趣。对学生生成的闪光点未能及时抓住并进行延伸。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实践当中继续摸索、学习。
六、活动报道及照片
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12月1日,南京市齐武路小学一年级全体语文教师在一年级(4)班展开了一年级语文部编版第六单元如何展开教学的研讨活动。由季美婷老师的《比尾巴》公开课作为教学研讨。
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置教学环节,使课堂语文味十足。首先,她利用互动游戏导入,激发起学生兴趣,同时,复习巩固旧知识。让学生观察图片,并可以用一段说出图上有什么,锻炼学生观察能力与语言能力。通过展示不同的尾巴图片,引起学生注意力,从而更好记忆。教师将指名读、开火车读、小游戏等教学方式贯穿在课堂中。教学第二个重点是让学生准确读出轻声。学生可以更直观的了解儿歌的押韵,从而更好掌握。听课老师们对课堂上穿插游戏教学表示新颖,是一种可以学习的教学手段。
上一篇: 南京市齐武路小学一语备课组第六次活动报道
下一篇: 南京市齐武路小学五英备课组第二次活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