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教学一线>>备课活动>> 文章
南京市齐武路小学一语备课组第六次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2020/11/18 16:24:46 作者:王由 浏览量:567次

南京市齐武路小学备课组活动记录

2020-2021学年度第学期

组别:  语文  组长: 陈子越

一、活动主题:

一年级语文期中教学质量分析活动

二、活动方案:

1.活动目标:1.通过听故事,感受谜语诗中有谜,谜在诗中,亦诗亦谜的特点,养成认真、专注倾听的良好习惯。

2.在教师指导下阅读谜语诗,初步学习用诵读表达自己对情感和语言的感受。

3.在实践活动中能够用绘画、文字等形式表达出自己的活动所得,学习与人合作学习,锻炼与同伴交流、讨论问题的能力

2.活动时间20201110

3.活动地点:南京市齐武路小学

4.参加对象及人数:齐武路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10

5.执教者(主讲人)及课题:陈晨

三、研讨记录

黄慧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解决学生怕说、不敢说的问题。以读带悟,培养语感,解决学生语言干瘪、词汇量少、表达不完整的问题。

王由:创设语言训练的情境,以语言实践活动代替语言的繁琐理解,让学生有话说。选择文质兼美的文章推荐给学生阅读,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积累一定数量的规范、准确的书面语来纠正口语表达上的缺陷。

陈子越:通过小组合作来增加学生开口的机会,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得到训练。

钱遇慧:老师应该高度重视并让学生明白培养良好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自信的表达。朗读的形式多样化。如:自己大声拼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等方式。

季美婷让学生清楚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教给方法。

胡莹解决了学生怕说、不敢说的问题还远远不够,如何进一步使学生规范、完整、流畅的表达;如何把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同思维训练有机结合;如何使口头表达落实到书面表达等问题还摆在我们面前。我们教师在运用自身的教学机智及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对学生的表现作大胆点评,从而形成积极的认知干预,有效调控教学行为方面还有待提升。

四、活动签到表(电子照片)

9690d529270c20b5ef715a3985ce07b

五、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口水 来去 从不

展示学生书写情况,师生评价。(写得正确,得一颗星;既正确又规范,再得一颗星。)同桌两个人交换过来,互相评价,得两颗星的小朋友,你们都是最棒的!

2.小朋友能把生字宝宝写得正确、规范,真不错!生字宝宝回到了诗中,你们还能读准确吗?指名读诗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谁愿意把这首诗给教师听一听?(指名读)

3.诗中主要介绍了哪几种景物?(山、水、花、鸟)

三、结合生活,回答问题。

结合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山、水、花、鸟的情景,要求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

1.想一想,如果从远处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清楚吗?(模模糊糊,看不清颜色)

2.如果水从山上直往下流,从近处听,会有什么声音?(有哗哗的流水声)

3.花过了开花的季节就会怎样?(凋谢了,看不到了)

4.停在树上,人来到的面前,鸟就会怎么样?(鸟就会受惊,会飞走)

小结: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山、水、花、鸟是这样的,那么画上的山、水、花、鸟是怎样的?

作者又是怎样写画上的山、水、花、鸟的呢?下面请大家跟教师一起来看看。

四、创设情境,补充诗句。

1.请一位男同学站在教室的最后一排看画中的有没有颜色。要求学生把看到的告诉同学。(板书:远看有色。)

2.请一位女同学来到画的前面听一下有没有声音。要求把听到的告诉同学。(板书:近无声。)

3.请一位同学说说:画上画的是什么花?(桃花)桃花是在什么季节开的?(春天)现在是什么季节了?为什么它还开着?(板书:春去还在。)

4.再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模仿一下平时赶鸟的情景,让别的同学看看怕不怕,猜猜它会不会飞走。(板书:人来不惊。)

小结:我们游览时,看到的自然景色大多数是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有声。春去不在,人来鸟儿惊。而课文所说的景色却刚好相反。大家想一想,在哪种情况下才会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呢?引出课文题目《画》。(板书课题。)

5.学生演一演,说一说,读一读。

(1)什么是?什么是?找学生现场演一演,体会来、去的意思,同时知道这组词语表达了相反的意思。

(2)哪种情况算?哪种情况算?通过课件演示,体会远、近的意思,同时知道这组词语表达了相反的意思。

(3)你还知道哪些意思相反的词语?先找一找,然后再说一说或演一演。

学生汇报:有——无 高——

——少 早——

(4)同桌相互读一读反义词。

(5)教师引领学生做游戏:我们一起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吧,我说一个词,你们来说它的反义词,看看谁先找到朋友。

五、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学生先自读古诗,再全班齐读。

  1. 教师导言:同学们朗读得真棒啊!我想很多同学都已经熟读成诵了吧,我们来比一比谁背得最快。

趣味提示,指名背诵古诗。(学生背诵一句,课件出示一句:远看/有色,近/水无声。春去/还在,人来/不惊。)

2.多种形式背诵古诗。

(1)师生搭档每人背一句。

(2)学生分小组在组内互相背诵。

(3)男女生互相比赛背诵。

(4)教师点名挑战背诵。

(5)学生互相点名挑战背诵。

六、积累拓展,巩固提高。

1.教师导言:(充满激情)这首诗可真有趣呀!短短几十个字就描绘了这么美的一幅景象。你们还知道哪些有趣的古诗吗?(学生拓展背诗,培养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

2.回家请爸爸妈妈猜一猜今天学的谜语诗,如果猜对了,就画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送给他们作为奖励。

3.搜集更多古诗,参加下周班级开展的古诗诵读会

》教学反思

画》这首诗是一个谜语,所以一开始的时候,我利用谜语进行导入,引起学生兴趣,并且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就来猜猜谜语。当我说完课文,孩子一下子都说出了,似乎很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带着这种愉悦的心情,我们进入了课文。识字是课文学习的重点,其中都是走之儿的,所以我进行了归类教学,还是一组反义词,在识字时进行了教学,并让孩子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反义词。识字方法还是不断地渗透,并进行归类,培养孩子的识字能力。识字方法形式多样,培养孩子兴趣。反义词教学也是这一课的重点,孩子们知道得很多,我在此基础上再与孩子分享了一部分,并在课文说一个字反义词的基础上,渗透两个字甚至四个字的反义词,如三心二意一心一意等。对于诗句的理解,我设计了一首与相对的反映实际景象的四句诗,激发认知矛盾,孩子能很轻易地明白诗的意思,而不必作过多分析。

整堂课下来,老师教得得心应手,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得益于老师理念的转变。教学过程展现的是一种平等对话的过程,是师生双方共同发生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是真理的化身,而每个学生和老师都有被理解的权利。所以,老师以一个参加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开展具有相互作用的对话和活动,变知识的单向传授为师生互动学习,让课堂学习成为有趣的游戏和活动,老师和同学成为学习上的亲密伙伴。

《画》是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鸟语花香、山水相衬的美感。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课文扣住这个谜底,抓住画的形象特点展开描写,图文对应。这一课是学生入学后接触的第一篇诗文。我抓住学生好动、好奇、爱表现的特点,利用他们感兴趣的谜语儿歌引出课题,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的心,激发了孩子们学习课文的热情,为教学成功地展开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画,并让学生先从整体再由远到近观察,知道这是一幅山水画,画上有山、水、花、鸟,感受景物的美。我抓住教学的重点及难点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自主读诗,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用低年级小学生喜欢的方法进行检查反馈:出示课件生字宝宝请学生开火车认读;用生字卡片请学生抢读。在学生读通诗句后,我抓住诗句中的着眼点,把精力放在诗句的品析朗读上,借助精美课件在读中让学生感悟诗句的美,在读中受到美的熏陶。在教学中,我坚持以读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学习主体,通过自由读、分组读、男女生比赛读、教师范读,引导学生图文对比,感悟诗句的内容。诗句的节奏感很强,朗读时我十分注意引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在读中感悟、体会诗的读法,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在引导朗读的同时,我还指导学生学会评价他人,让他们从-年级第 一学期起就 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价活动,从而培养他们注意学会倾听的能力和良好的评价能力。诗中有几对意思相反的词,我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了解它们的意思。然后说一说课后的几对反义词,用音节把它们写下来,再说说生活中还知道哪些反义词,学生说的很多。最后用了十几分钟指导写了两个字。识字教学是很枯燥的,在教学识字时,我善于总结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的识字方法,同时还适当的渗透一些识字 的知识和方法,采用活泼有趣的方式重复再现生字,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记字形,使识字得以巩固。总之,这节课我能抓住一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多媒体课件的合理运用,极大地调动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教学重点突出了识字和写字的过程,并扎实有效。一类字的教学,我还是觉得老师自己在黑板上范写、多次范写是很重要的,我们现在的教学对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越熟练,对在黑板上书写就越来越生疏,孩子们被课件上的图片、生字卡片得有些懒于动笔了。课上,我反复地在黑板上示范写字,第一遍写,要求孩子们仔细观察老师的笔顺、书写每一笔的方法和每-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第二遍写是巡视了孩子们自己练习写字发现了一些问题后逐-地改正他们的错误写法和笔画。但同时又有许多遗憾:没有很好的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对学生的学习没有很及时的评价,板书速度慢,教学中语言不够丰富,情绪不够饱满,有的环节还浪费了时间。学生在课上打开书、翻书不出声音,写字时桌椅不出声,这些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细节问题,但它们却是反映一个班级是否建立起了严格有序的课堂常规的一个评价标准。在课上,听到我们班的同学放书霹雳啪啦的声音,以及写字时凳子扭动的声音,我的心里有说不出来的滋味。开学已经有两个月的时间了,在这期间,我也曾专门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在深入地反思后,我想:对于学生的常规训练,绝非一次、 两次地专项训练就可以初见成效的。 好习惯21天养成,我想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也不应忽视这些细节,都说细节决定成败,课设计得再好,学生出现这样的常规问题,导致学生的状态显得特别的浮燥,也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总之,对于低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我还有许多不足,还需要向身边有经验的教师学习,今后还需要不断地锤炼自己。

六、活动报道及照片

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1117日,南京市齐武路小学一年级全体语文教师在一年级(3)班展开了一年级语文教学如何展开教学的研讨活动陈晨老师的《》公开课作为教学研讨。

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置教学环节,使课堂语文味十足。首先,她利用复习导入,巩固所学知识在复习词语的时候,特别懂得引导学生说之前所学过的内容,比如字,就结合了之前《天地人》的学习,这样温故而知新,能及时帮学生巩固知识。第二课时重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她让学生们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点拨课文中一些词语的含义,比如他对小鸟说,他指的是谁?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春天的景象,春天的景物。学生们发现课文中的词语很有意思,尖尖圆圆弯弯,这些都是叠词,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引导他们仿说句子。最后为了让课文学习更有趣味性,让学生们做动作朗读,合作朗读,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微信图片_20201117233030微信图片_20201117233040微信图片_20201117233050微信图片_20201117233057

课后,前来听课的教师进行了针对性的评课活动,肯定了陈老师的课堂教学的可取之处,同时对不足之处予以客观评价。老师们也通过这个平台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再次进行深刻反思,从多角度探索构架真实、有效课堂的方式方法。通过此次活动,该校教师能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与其他课程资源,创设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生活化、活动化、情趣化,为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相信在以后的活动中将会有更多的思维碰撞,激起更多语文教学智慧的火花。

    昨天访问: 3334  |  今天访问: 2289  |  本月访问: 19881  |  上月访问: 98499  |  访问总数: 3152122  |  会员总数: 106  |  文章总数: 2102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文鸿路166号 邮编211112 电话:025-87116692

版权所有 南京市齐武路小学

备案号: 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