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武路小学德法教研组第 8次活动
发布时间:2020/12/17 20:05:56 作者:王佳琦 浏览量:571次
齐武路小学德法教研组第 8次活动
【组别: 德法教研组 组长: 王佳琦 】
一、活动主题:长三角青年教师三科统编教师德法专场
二、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通过观摩大型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改革展示活动,为道德与法治老师们针对新课程统编版如何进行有效地课堂教学提供了范例,推动长三角教育教学改革。
活动内容:2020长三角“发现杯”三科统编道德与法治课堂改革展示活动
活动时间:2020.12.17
4.活动地点:会议室和相关年级德法教师办公室
5.活动对象:相关年级德法老师
6.活动形式:听课评课
三、 研讨记录:
1、教材解读与活动安排
2、课例展示
3、互动交流
杨静:我国青少年儿童群体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就是在学校中接受系统化教育,不单单要接受科学文化知识教育,还应接受品德道德思想与法治教育,加强道德素质教育,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品质锻炼,增强道德意识与法律意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中学阶段的德育教学工作也出现了新变化,法治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道德 与法治》课程的授课教师就应结合教育部发布的课程标准,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积极实施课程教学改革,增强这[ ]课程的时效性,从而引导中学生群体身心的健康成长。
王佳琦:根据新课程的教学要求,要运用好教材。要做到“删减、替换、补充”。教材是为学生提供的案例,要注意理清教材的思路,把握教材的教学主题。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提供的教育主题为基础,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探究。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方式来看待世界,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教学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唐玥:对广大学生群体而言,《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极强的实践性、内容的综合性与教学的人性化等特征,通过教
师的讲授与引导,在学习道德与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培育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与敢于挑战的学习观念,战胜消极情绪,从而变得更加阳光开朗,最终明确学习的意义与目的,全面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但是,从教学角度来讲,道德与法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框架内容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实现这项内容的有机结合,全面落实教育部规定的教育目的。
朱丹: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整合教学内容,尽力挖掘这两项内容中的相似的章节,同时调节授课气氛、活跃授课形式,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提升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改革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踊跃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与其他同学一起交流自己对道德、 法治的学习感受与收获,产生课堂共鸣,切实提升学习效率,进行品质道德训练,明确法制观念。
董薇薇:以前我国中小学都统一开设品德课,面对社会上出现的新情况,教育部及时调整了课程设置,在品德课程中增加了法治内容,并统一命名为《道德与法治》, 这就需要授课教师积极实施教学创新,不能拘泥于传统的品德课程的授课方法,适当增加法律领域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宣传法律、敬重法律的意识,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发生。
四、 活动签到表(电子照片)
五、 活动报道及照片
这是一次难得的盛会,为广大的道德与法治的执教老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干货,各位的道德与法治教师表示听过这个活动之后能够提高了教育与教学的本领,提升教学教研的效益。
上海市教研室,浙江、安徽和江苏各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的专家们纷纷发表了关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讲座,三省一市面对新的形势、新的要求专家们提出道德与法治教师要不断地抓住变化,特别是根据方针政策主要抓住学生的随机特点,同时与其他地区进行横向的比较,不断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接着相关年级的教师在办公室通过线上学习了自己执教年级的道德与法治学科课例展示,并积极的做好记录。学习后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认识。以期将道法学科的育人价值发挥得更好。
上一篇: 齐武路小学德法教研组第 7次活动
下一篇: 齐武路小学德法教研组第 1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