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教学一线>>教研活动>> 文章
齐武路小学美术教研组第五次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0/12/2 15:55:33 作者:杨綪 浏览量:522次

齐武路小学美术教研组第五次教研活动

2020年121日,齐武路小学开展了本学期的第次教研活动,活动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本次教研活动由陈梦云老师执教年级《》一课,陈老师结合学生以往的学习经验,了解船舶的起源与发展演变,从中体会自然、生活与艺术的密切联系;其次从视觉领域出发,从舟船的主船体、上层建筑、美饰中去看赏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舟船造型,感受舟船所承载的丰富内涵和文化底蕴,并通过赏析、探究、梳理等教学环节,磨砺学生的看赏能力与感悟力,以期穿透纷繁的视觉形象,掌握舟船形象的生成规律与文化内涵;最后通过造型·表现抒发对舟船文化的认知与感受,并融入自己独到的思想与情感,发挥想象,创造富有个性的舟船形象

IMG_7059

船(上)

教学目标:

识与技能目标:简要了解舟船的起源与基本知识,分析、梳理舟船的造型特征与美饰特征,以独到的感受和思想、展开想象,创造出功能性与艺术性完美和谐的舟船形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立足美术学科的本质去观察、思考舟船的造型特征与美学特征,通过对不同地域、不同时期舟船的梳理,使学生了解舟船文化,梳理舟船的造型特征与美学特征,从而有效启发学生创造有意味、有个性的舟船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舟船知识的了解,体悟舟船所承载的丰富内涵与文化底蕴,引导学生感受舟船所透射出的人类生活状况与社会发展变更,感受人类文明的进程,激发学生对人类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本课教学希望通过对大量舟船图片的欣赏,品味舟船所呈现的独特魅力,体会舟船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底蕴,感受人类文明的进程,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人类文明的尊崇与敬仰。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舟船的主船体、上层建筑、美饰等造型特征,探究船舶形象的生成规律,利用古文字和舟船的基本形有效指导学生的绘画创作,并根据学生的技能水平和个性爱好,引导学生创造富有个性、富有想象的船舶形象,表达积极的思想情感和文化认知。

一、感知与体验                                                      

1. 由甲骨文字导入,了解三千多年前舟船的形象与结构。

师:今天老师要写一个三千多年前的古老文字,看看像什么呢?

(教师画一甲骨文)从哪看出来的?

1

师:那,这个船形的古老文字怎么读呢?

这样的字还有很多,老师再写几个。看看,这些字有什么不同?

角度变了、形象也相应地发生变化

2    j19954     j19949

师:文字是记录生活的载体,古人造字像画画,几根线条就让我们感受到当时舟船的形象。

2. 体会舟船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师:这还有很多!那你们有没有想过,几千年前人们造出这么多的字与当时的生活有何关系?

3. 小结并点题,板书课题。

师:人类文明发源于江河湖海,船是人们在与水打交道的时候必不可少的工具,至今也是如此,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船》。

二、学习与创作                                                      

1. 人们从船形彩陶壶中感受独木舟的悠久历史,进一步了解古老舟船的造型特征。

师:老师有个疑惑,人类诞生之后,最早的船是什么?

漂浮的木头,做成最早的独木舟。 PPT展示

师:据考古研究发现,独木舟大约在七千多年前就已出现,并且在一些出土文物中也能看到当时独木舟的影子。这是六千五百多年前的船形彩陶壶,从侧面的壶身就能感受到当时独木舟的侧面形象——船口平平、两头尖尖。 (教师画一侧面独木舟)

师:独木舟因为取材容易、制造简单,所以几千年过去了,有些地方还在使用。

2. 从现代船舶中了解船舶的基本结构,感受舟船的造型特点。

师:现代生活需要更多种类的舟船。在日常生活中你都见过或者乘坐过哪些舟船?

师:老师这有几张现代船舶的图片,我们来看看。

航空母舰(辽宁号)、战舰、海洋测量船、补给船、豪华游船

师:见过吗?这是我们国家的辽宁号。

师:这是什么船?怎么看出来的?

师:这是测量船,船上这些圆圆的是什么?

师:补给船超大,装满了供应其他船舶所需的各种物品。

师:认识这艘船吗?(也就是大型旅游船)生活设备一应俱全,像个海上城市。

师:这些舰船有什么特点?(大、高科技、多功能

师:还有一个共同的造型特点。看,每艘船都可以从甲板分成两部分,甲板以下是主船体、甲板以上类似地面建筑部分叫上层建筑(板书:主船体、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可以在船的中间,也可以在船首或船尾(比划一下)。

当我们要识别船的功能时主要看哪部分的造型?

师:这些船舶与独木舟比,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有一样基本的东西没变。

师:主船体基本上保留了独木舟这样的造型,所以,不管是船还是舰,它们的部首都是

3. 从古代舟船中进一步感受舟船的造型特征。

师:现代船舶如此,古代舟船有这样的特点。我们来看,这是古书记载的车轮舸,船体两侧各有两个车轮,是船的推进器,也叫车船,主船体有没有舟的特点?

船头翘高一些。

师:还有一种叫画舫的船有没有见过?

师:舫最早是指两船并列,后装扮得特别美叫画舫,这是晋画家顾恺之《洛神赋》中的画舫,主船体是在独木舟的基础上两头略翘,所以说,独木舟是所有船舶的先祖。画舫的上层建筑很有特点,像什么?(像宫殿),想象一下在古代是谁出游乘坐的船?(帝王)

从船的上层建筑可以猜测到船的功能

师:下面要考考同学们的眼力,从上层建筑猜猜船的作用。看看一下舟船的上层建筑像什么?(像城堡)这是什么船?(战船  

师:认识这幅画吗?(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再现了当时的生活面貌,画中反映了当时船只的形态结构。船的上层建筑像什么?(像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房屋)这是古代的民用船。

4. 从船舶的美饰中进一步感受船舶的造型艺术。

师:舟船的造型特征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一些特殊之处,这是大洋洲毛利人的独木舟,我们国家有一种类似这样的舟船很有名,叫龙舟

师:带着问题看图,人们为什么要把船舶设计制造成这样呢?仿生造型设计

小结:船的造型不仅追求实用,还要追求美观,同时融入了自己的想法、寄托自己的期盼,也就有了舟船的这些仿生设计。另外,舟船上还会画一些纹饰,也起到这种作用。这些美饰更增添了舟船的艺术性  (板书:美饰)

(教师了解:天鹅形状的船头是一位女神的化身,当地人认为她可以保佑航程安全;眼睛能识途、能安全返回,也希望带来好运;而这只大鸟象征该船如鲲鹏展翅,翱翔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这些花卉也是吉祥如意的企盼。)

我们可以归纳出船的3种特征:主船体,上层建筑,美饰的各类变化

5. 欣赏同龄人笔下的船,结合黑板上的板书字甲骨文和三种侧面船体,简要示范不同角度的绘画方法。

1)在船体中画出了舱内的情形,船体下端有类似火箭推进器,上层建筑集中在船的中间,错落有致、富有变化,还有许多配套设施,船上的人们干着各自的工作;

2)这艘船有什么特点?船的首尾还搭了两个城堡式的瞭望台,特别的是画出了主船体的两个面,视线比较高,看得更体,这样的船怎么画呀?

(利用古文字示范:根据自己的想法先将穿的首尾画好,再添加船体侧面。)

师:仔细看,还有几个人在操作船上的绞车起锚或者抛锚,多生动呀!

3)这也画的是艘立体的船,谁来试试找个古文字画出这个角度的船体?

4)教师将另外文字也画成不同角度的船体,并进一步示范讲解注意事项。

6. 最后简要点评黑板上学生画的船,重点示范讲解船舶细节的处理方法,如救生圈、锚等船舶设备,还有线条的装饰性。

设计意图:细节刻画,有效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力。

三、提出绘画建议

师:今天就要请同学们画一艘,老师还有一些建议:

1)画一艘喜欢的舟船,也可以发挥想象设计一艘新颖的舟船;

2)适当添加舟船设备和美饰;

3)可以用线描的方法表现,也可以涂上有美感、合适的色彩。

师:怎么理解合适的色彩?(如色彩的明暗搭配,隐形战舰、海上急救船用色的不同。)

师:画好后就可以将作业送到我们的展示区,我们要举办一个舟船博览会。

师:下面开始,你可以接着刚才的作业纸继续描绘,也可以重新拿纸进行创作。

  1.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四、评价与回味

1. 师生回顾本课学习重点,引导学生选择正确有效的评价取向。

师:同学们通过学习描绘了这么多舟船,该怎样看待我们的这些作品?

(从舟船的造型特征、美饰、角度出发,也可以从同学们的想象力、表现力上看待这些作品。)

教师关注学生的评价内容是否结合美术学科双基,是否利于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师:同学的画作中,你最欣赏的是什么?

2.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体验自己的成功经验和遗憾,或是还未解决的疑惑。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认为自己有哪些收获?自己的作品中最得意的地方是什么?

师:绘画创作过程中有什么遗憾?

五、拓展与延续

结语:从这些作品、这些船只中我们能感受到船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和创造,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能反映人们的生活,还能透射社会的发展。课后如果有兴趣,你还可以继续关注舟船的历史与文化。

教学反思:

从整体来看,本课的教学反思整体流畅合理。开篇通过对甲骨文字造型和释意的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为这节课的美术文学素养打下基础。再者主要对比中外各类型舟船的特征和变化,感知历史变迁下人类社会文明的提升,加深认识记忆舟船造型中的主船体和上层建筑的特点。同样的,通过图片学生讨论出人们在追求舟船实用设计的同时,也不断地注重美饰。舟船美饰上的纹样图腾乃至相关设计,无一不显示出人类对于航行的美好祝愿和好运祷告。

在课堂反馈结束后,我也总结出三处遗憾。一是对于后进生的关注不足。在教学中,绝大部分孩子都能兴致勃勃的跟上老师的节奏和课堂内容,个人学生也是存在提笔困难的。在接下来的课堂实训中,科学分配时间,给予这类学生更多时间和鼓励。二是,在课堂学生讨论中方向的指引,需要后面对图片模像的直观性要加强。三是,课堂时间有限且绘画工具单一,有些学生的奇思妙想难以完全施施,我将课后继续进行跟进,指导他们完成心中的蓝图。

IMG_7065

IMG_6954  IMG_6956

    昨天访问: 3334  |  今天访问: 2369  |  本月访问: 19961  |  上月访问: 98499  |  访问总数: 3152202  |  会员总数: 106  |  文章总数: 2102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文鸿路166号 邮编211112 电话:025-87116692

版权所有 南京市齐武路小学

备案号: 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