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武路小学美术教研组第七次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0/12/16 15:56:46 作者:杨綪 浏览量:547次
齐武路小学美术教研组第七次教研活动
2020年12月16日,齐武路小学开展了本学期的第七次教研活动,活动重点引导学生感受对称美,学习对称美,表现对称美,本次教研活动由蒋荣荣老师执教三年级《对折剪纸》一课,本课通过引入非遗文化——剪纸,让学生初步了解民间剪纸艺术,感受家乡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激发自己对家乡的热爱。通过对折剪纸,让学生认识对称图形,感受对称图形的美感,体验剪纸的乐趣。
《对折剪纸》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身边形式多样的对称造型,了解、感受对称美;掌握把纸对折,运用剪刀剪出对称图形,然后将其拼贴成画的制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以谈话导入新课,通过欣赏有文化底蕴的对称图片,引发学生比较、思考,进而认识、了解对称,并寻找身边多样的对称造型;通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如何能便捷剪出对称图形并创作出一幅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体验设计、动手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了解对称及其对称给人的美感。
教学难点:制作对称美的图形,并创作出一幅画。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范画、工具材料及课件。
学生准备:彩纸、剪刀、胶棒。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想跟小朋友们一起做一个小游戏-连连看!(教师展示4种对折剪纸作品)
(1)师:仔细观察后,请同学上台连线。
引导学生观察形象左右两边的外形、图案、颜色。
(2)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种现象吗?
在学生进行了感性地观察、比较之后,本节课的“话题”—对称,自然而然地就被学生引发出来。
(3)这种制作方法称作为什么呢?
板书课题---《对折剪纸》
二、探索新知
1.认识、了解对称及剪纸
(1)看了这些实物,谁能按自己的理解说说到底什么是对称?
教师小结:中心线两边的外形、图案、颜色一样的图形就叫对称。
2.寻找生活中的对称物体
(1)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也是对称图形?
风筝、眼镜、蝴蝶、剪刀、汽车等等,学生自由回答。
(2)老师小结:看来生活中的对称物体无处不在,随处可见。
3.表现对称图形
(1)师:美术学习中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表现对称图形?
(2)其中,今天老师带来的这一种方法是哪一种方法?小组商量讨论:怎样在最快的时间里用剪贴的方法表现一个对称图形?可以请一位同学上台简单演示。
老师小结,对有道理的方法给予肯定,引导学生说出将纸对折的方法来制作。并简述剪纸的发展历程及著名艺术家作品
4.教师现场示范。
教师以蝴蝶为例,现场示范对折剪纸的方法,并随机板书基本步骤。(播放示范制作视频替代也可)
基本步骤:
(1)对折画图(在中心线的另一边画图形)
(2)剪出图形
(3)展开
三、能力反馈(学生动手实践)
1.作业要求:
用你刚刚学到的对折剪纸的方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剪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图形,也可以再拼贴成画。ppt课件展示部分学生优秀作品
2.作业步骤:
(1)将彩色纸对折;
(2)在纸上中心线旁边画出一半图形;
(3)再沿轮廓线剪下来;
(4)将作品展开粘贴在作业本中合适的位置上;
(5)在作业本空白处添画,使画面更完整。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作业。
四、作业讲评
组织学生展示作业,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1.你觉得自己剪出的图形独特吗?
2.谁的作品设计得漂亮?为什么?
3.谁的画面最完整、色彩最丰富?为什么?
五、拓展延伸
了解对称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展示图片:天坛、服饰、青铜器、厅堂的布置、门等。
教师总结、评价。
艺术来源于生活和自然,我们了解了对称图形,并由此展开丰富的联想,进行拼贴、创作出立体的造型。显而易见,从生活中寻找灵感,进行艺术加工、创作,就能创造美!课后同学们可以尝试表现出更多的对称美!
教学反思: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只有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有意义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心里产生一种悬念,进而达到以疑激学的目的。本节课一开始,我就用彩色剪纸呈现给学生美丽的蜻蜓、苹果、蝴蝶,谈话:“今天,从图形王国里来了一家人,看!都谁来了?”就用漂亮的图画和图形王国抓住了学生的“童心”,引起了学生的好奇与疑问,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学习的热情。
在学生观察图形讨论:“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接着当学生交流了“这些图形两边都一样”时,我就追问:“你怎样证明它们两边都一样呢?”这时引导学生把图形对折后,发现图形的左右两边重合在了一起,只能看到图形的一半。这一环节的开展,是把学生观察到的形状让学生用对折的方法亲手验证。学生通过对折,很形象直观地发现“只能看到一半”,这一观察——讨论——动手验证的过程,既突破了本活动的难点,也为下一环节“剪纸”做了很好的铺垫。
接下来“剪一剪”的活动,让学生先自己探索剪对称图形的方法,并尝试着剪一剪,当学生有不同的剪法时,可引导学生比一比:谁的剪法好?说说怎样剪,剪出来的图形才能对称?这样,让学生在具体实践活动中思考“我怎么没有想到先对折后再剪呢?”从而很自然地引出“对称”的概念。这一环节的开展,以激起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和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