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齐武路小学四年级数学备课组第六次活动记录
发布时间:2021/12/17 15:48:16 作者:李梦姣 浏览量:460次
“基于新课标理念进行备课,让数学学习真正发生”活动报道
2021年12月16日上午,南京市齐武路小学四年级备课组开展了有关《角的度量》得相关磨课研讨。齐武路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在课堂观摩环节,李梦姣老师执教了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角的度量》这节课有太多的难点。首先,知识点都是全新的,之前没有任何知识铺垫,尤其是对量角器的认识;其次,学生在接受起来有难度,因为全部都是零碎的小知识,比如:中心点,0度刻度线,内圈,外圈等等,没有太大的逻辑性,与现实现实生活没有太多的联系;最后,关于量角学生操作起来有难度,同时我对于全班同学的掌握情况把握起来也有难度。
成功之处:
1.学生对于量角器的认识比预想的要好。
(1)学生能在理解量角器的用途的前提下,理解“度”对于角的重要性,知道上面那些刻度是怎么来的。我让学生用手臂做角的两条边来比划出各个活动角,从0°到90°到180°到360°。让学生理解所有的角都是从0°开始到指定度数结束。
(2)多数同学对于量角器的各个组成:中心点、零度刻度线,内圈刻度,外圈刻度掌握比较扎实,能够理解各个名词所指的部位以及它的意义,为后续画角奠定基础。
2.学生对于量角这项操作活动的掌握度大于我的预期。
学生能在掌握量角器各个部位名称以及角的构成的前提下完成量度这项操作活动,并且正确标出已知角的度数。
不足之处:
1.少数学生对于量角器内圈刻度、外圈刻度不理解。
其实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不能很好地区分哪圈刻度是内圈哪圈刻度是外圈,所以就给量角带来致命的漏洞。这也是我今后需要加强改进的地方。
2.量角时,不知道读哪个数据。
由于角的画法的变换性以及量角器的摆放的不确定性,再加上学生对于量角器掌握不是太清晰,导致部分学生读错数。
3.对于学生的掌握情况不能面面俱到。
由于本节课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学生在自己摆量角器,自己量角,自己读数,所以我不可能兼顾到每一位学生,肯定有遗漏的学生。
4.少部分学生被学具分神。
少部分学生对于量角器过于感兴趣以至于不能很好地跟进教学进度,导致我不能很好地完成最基本的教学目标。
改进之处:
1.让量角器生活化,让它更加生动,更加人性化,让学生正确理解并掌握它的构成及其应用。
2.加强巡视力度,尽全力兼顾每一位学生。
3.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量角器是量角的工具,所以学以致用至关重要,把总结的口诀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尽量练习到每一种情况。
4.让学生体会角的形成的过程,大约感受它的大小,知道所有的角都是从0°开始,以确定到底是内圈刻度还是外圈刻度,以减小读错度数的几率。
每一次的教研活动,我们备课组教师都积极参与,上课教师认真备课,听课教师积极研讨,相信我们齐小的数学团队在这样的氛围下会共同学习,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