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科研>> 文章
自我发展话题教学知识的提炼与改善

发布时间:2021/12/22 15:37:16 作者:王佳琦 浏览量:713次

齐武路小学德法教研组第2次活动

【组别:   德法教研组       组长: 王佳琦      

一、活动主题:自我发展话题教学知识的提炼与改善

二、活动方案:

1.活动目的:为进一步发挥课题对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的优质引领,探索同一主题不同年段的螺旋上升及教学策略,拓展课题的研究内涵,兹定于9月28日举行江苏省教研室第13期立项课题――“基于课例研究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话题教学知识(pck)的提炼与改善研究”的中期汇报暨优秀课例展示研讨活动。通过本次教研组活动,学习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校本教研活动,提升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布置本学期组内活动,进行教学研讨。交流教学经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活动内容统编教材观摩、解读和教研活动

3.活动时间2021.9.28

4.活动地点教师办公室,五楼会议室

5.活动对象:全体德法老师

6.活动形式:报告与研讨

三、     研讨记录:

  1. 示范课线上观摩

  2. 专家讲座聆听

  3. 互动交流

唐玥: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本课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获得的心理体验和感悟程度。学生总是非常关注他人在同一问题上的表现,喜欢聆听他人的"故事",因此在课堂上,我通过同龄人的"故事",及孩子们自已的表演,让学生在聆听、感悟的同时,审视自己。情境再现是让角色粉演者体会其中的情境冲突,在冲突中宣泄自己、发现自己、改变自己。这大大地提高了同学们的主体参与性,使他们有机会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及时地运用课堂所学去解决问题,从而不断地调整自己,不断地成长。

王佳琦:《学会沟通》一课就是本着"活动——体验——感悟"的模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情感体验,将体验内化、升华,从而达到活动的目的。从课堂效果看,课的活动设计基本合理,所选择的活动、案例都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所以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激发学生思考、归纳并展开讨论。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在其中只是起穿针引线的作用,这样也就能最大程度激发学生主动投入到课堂中。

刘丽文:《学会沟通交流》包含三个框题︰“正确对待不同看法""真诚坦率很重要""与人沟通讲方法"。第一课时主要集中在第一框题,从了解不同看法产生的原因到理性对待不同的看法,P10 活动园案例提供情境设计的思路,引发学生反思为什么同一件事情,同班同学看法不一致,P11活动园栏目则提供了直接可运用的案例,引导学生理性对待分歧。对于不同的看法,教育学生既不能"简单拒绝",也不能"一味接受",因为这两种态度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只有真诚坦率的沟通可以有效化解矛盾,促进和谐。教育学生与他人沟通需要讲究一定的方法。要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沉默不语。其次,要学会倾听,准备理解和领会对方的想法和目的。最后,不要相互指责,要给对方充分解释的机会。教给学生一些与人沟通的技巧和方法,有利于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活动签到表(电子照片)

2

五、活动报道及照片

    为进一步发挥课题对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的优质引领,探索同一主题不同年段的螺旋上升及教学策略,拓展课题的研究内涵,我校德法教师通过线上腾讯会议参加了定于9月28日举行江苏省教研室第13期立项课题――“基于课例研究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话题教学知识(pck)的提炼与改善研究”的中期汇报暨优秀课例展示研讨活动。

我校德法教师们认真听课,积极记录从中总结经验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本次网络研讨,给每个老师带来了极大的帮助。特别是教材解读这一部分的内容,老师们都纷纷分享出自己新的感悟。解读完教材后大家又明确了1-6年级的德法教学目标,同时探讨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措施。

活动照片

14274ebd08dcc755d861397cd3db00d

750115afcb4dce9fd5c5d85dd96b9d4

    昨天访问: 3167  |  今天访问: 975  |  本月访问: 51982  |  上月访问: 92455  |  访问总数: 3369412  |  会员总数: 106  |  文章总数: 2127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文鸿路166号 邮编211112 电话:025-87116692

版权所有 南京市齐武路小学

备案号: 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