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教学一线>>教研活动>> 文章
科学组第三次教研活动——科学组内公开课学习

发布时间:2021/10/28 11:58:26 作者:马程希 浏览量:631次

南京市齐武路小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

组别:  科学  组长: 马程希

一、活动主题:

科学组第三次教研活动——科学组内公开课学习

二、活动方案:

1.活动目标:

    通过组内公开课的开办。锻炼教师个人教学能力,学习其他老师的教学优点

2.活动时间2021年10月28

3.活动地点:1-206办公室,三《6》班教室

4.参加对象及人数:齐武路小学全体科学教师

5.执教者(主讲人)及课题:认识固体——章小蝶

                  

二、研讨记录

马程希:本节课的课堂导入是十分有趣的。通过游戏,让孩子们去猜测在暗盒里的是什么。孩子们会通过听声音,闻一闻,摸一摸等方式去判断暗盒里的物品。最终成功探索出一个盒子里是水,一个盒子里是弹珠。而弹珠和水分别属于什么类别的物体呢?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游戏环节,小蝶成功导入了本节课的内容。

刘迎秋:孩子们的原概念当中其实是对固体和液体等等有一定的概念的。但是可能无法概述出他们的共同特征。这时候小蝶在教学设计的活动中,选择让孩子们自己说一说身边的固体和非固体。这时候孩子们可以举出很多例子。那么为什么同学们觉得一些物体是固体而另一些物体不是呢?判断的依据又是什么?

高梅:所以这时候就开始引导学生去总结归纳他们刚刚说的那些物体是否有什么共同特征?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适当引导他们语言的科学性。对于表达不够严谨清晰的学生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完善语言的组织。

帅菁:帮助学生明确概念之后就可以考考学生了。老师可以出示一些带有迷惑性性质的物体让孩子们去判断它是否是固体。不过孩子们都很聪明,已经可以很明确的分辨固体和非固体了。不过这样的环节并不多余,它可以更加加深学生对于固体概念的明确和理解。

章小蝶:这节课在准备的时候我参考了一些教案。也自己试讲了几遍,但是在时间的把控上依然没有把握好,在课程最后的环节——比较固体体型大小的部分上比较仓促。内容没有很好地呈现出来,在以后的课堂中要注意控制对每个环节时间的把控。

 

三、活动签到表(电子照片)

 image.png

四、活动报道及照片(网站截图)

image.png

image.png 

20211028日,科学组进行了一次组内公开课学习。而本次公开课的执教老师则是今年新加入我们团队的章小蝶老师。对于本次公开课章小蝶老师认真对待,精心准备。组内的其他成员在听课时也十分专注。作为一名新老师,章小蝶的课程准备充分,孩子们课堂热情高。教学目标基本达成,虽然有一些小的不足,但是总体还是非常优秀的。课后大家也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了认真的评价,每位老师都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作为组内公开课,其实教师的心理压力会比校级公开课要更加放松一些,但又会比平时的教学更加认真,精心准备。这样规模的公开课对于教师教学的成长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值得长期的实践和保持。

 


    昨天访问: 3167  |  今天访问: 1076  |  本月访问: 52083  |  上月访问: 92455  |  访问总数: 3369513  |  会员总数: 106  |  文章总数: 2127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文鸿路166号 邮编211112 电话:025-87116692

版权所有 南京市齐武路小学

备案号: 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