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教学一线>>教研活动>> 文章
科学组第五次教研活动——集体备课

发布时间:2021/11/26 14:58:05 作者:马程希 浏览量:6490次

南京市齐武路小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

组别:  科学  组长: 马程希

一、活动主题:

科学组第五次教研活动——集体备课

二、活动方案:

1.活动目标:

通过集体备课,帮助组内教师共同学习,抓住教材核心,提高备课质量。

2.活动时间20211126

3.活动地点:1-206办公室

4.参加对象及人数:齐武路小学全体科学教师

5.执教者(主讲人)及课题:导体和绝缘体

二、研讨记录

马程希:这节课可以采用了演示实验教学法,启发教学法和突出自主探究,自主交流对话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推测、检测物体是否导电,使学生有足够的感性经历“制定计划—预测结果—实验验证—归纳总结—学以致用”的科学探究过程,从而让学生自己去体会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

刘迎秋:本课的导入环节可以这样设计:上节课我们共同制作了电路检测器,今天我们就来检测一下它到底好用不好用。接下来,我分别演示了把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的金属部分互相接触,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灯泡亮了,并说说电流的路径;再把一个检测头的金属部分和另一个检测头的塑料部分互相接触,观察实验现象,灯泡不亮也说说电流被什么阻止了。两次简单的小实验,使学生观察到了不同的实验现象,既运用了以前学的知识,同时又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去探究为什么?从而导入本课,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导体和绝缘体。这样的导入环节,把完全陌生的两个概念很轻松地引进了本课的教学,尤其是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形式,能完全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带入课堂。

高梅:”引导学生“亲力亲为”是科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我这堂课始终贯穿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知识,习得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善于实践的科学态度。

帅菁:本节课可以安排两大实验活动,无论是“检验橡皮导电性实验的设计”还是“检测身边20种材料的导电性”,都可以实现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探究出了哪些物质是导体,哪些物质是绝缘体。

章小蝶:对于本课的教学,绝非只是说让学生记住两个抽象的概念—导体和绝缘体,而是让学生们明白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及特点,因此在教学安排上,不应该在第一个实验环节后就直接给出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这样学生们再进行第二实验活动时,就是在验证哪些物质是导体哪些物质是绝缘体,这样的一堂课就成了验证实验课,缺乏了探究味道。

马程希:所以教学时可以这样安排:要把这堂课指教成探究性更突出的课,不过早地总结出科学概念,而是让学生们自己通过实验活动,亲身经历导体与绝缘体概念的诞生过程才是重中之重。

三、活动签到表(电子照片)

四、活动报道及照片(网站截图)

20211126日,科学老师齐聚在一起进行了一次集体备课活动。本次集体备课的课题是《导体和绝缘体》。《导体和绝缘体》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4单元《简单电路》的第二课。通过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点亮小灯泡》的学习,学生对电有了一定的认识,已经知道能使小灯泡亮起来的电路是一个闭合回路,要形成通路电灯才会亮起来,知道电路形成的条件。所以在本课教学中要带领学生认识不同材料的导电性能,认识导体和绝缘体,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起检测器的概念,用检测器来检验材料的导电性,通过将不同材料接入检测电路,观察灯泡是否亮起来判断电路是否为闭合回路,进而判断不同材料的导电性。

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这是一个观察导入活动,让学生观察导线各部分的材料,思考它们起到的作用,引发学生思考不同材料的导电性能。第二部分,交流不同的物品是否容易导电,让学生基于生活经验对铅笔芯、塑料尺、竹签、铝箔、铁钉、橡皮、瓷勺、硬币、木筷、玻璃的导电性进行预测。动手实验验证以上几种物品的导电性,通过安装检测装置,检测这些物品的导电性,记录并总结不同材料的导电性。第三部分,思考验电笔、螺丝刀、老式开关、胶带、插座和插头的导体部分和绝缘体部分,说出不同部分起到的作用。第四部分,交流人体、不同液体的导电性,思考检测方法并动手检验人体和不同液体的导电性能。

在集体备课活动中,大家都能够认真研读课标要求,对课程的设计进行揣摩和思考。对于教学中的环节有着自己的设计和要求。同时大家对课程设计中的关键环节进行了讨论。

    昨天访问: 3167  |  今天访问: 1076  |  本月访问: 52083  |  上月访问: 92455  |  访问总数: 3369513  |  会员总数: 106  |  文章总数: 2127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文鸿路166号 邮编211112 电话:025-87116692

版权所有 南京市齐武路小学

备案号: 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