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第五次备课组活动
发布时间:2022/6/2 8:34:49 作者:黄佳 浏览量:1097次
. 南京市齐武路小学备课组活动记录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
组别: 五年级数学 组长: 黄佳
一、活动主题:
研讨《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学
二、活动方案:
1.活动目标:
研讨《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学
2.活动时间:2022年6月2日
3.活动地点:南京市齐武路小学五年级二班
4.参加对象及人数:南京市齐武路小学五年级全体数学教师4人
5.执教者(主讲人)及课题:黄媛媛
三、研讨记录
本周的备课组活动是研讨《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学。
黄媛媛老师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初步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灵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2.通过回顾曾经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从策略的角度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转化策略的应用价值。3.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主动克服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理解转化策略的价值,丰富学生的策略意识,初步掌握转化的方法和技巧。教学难点: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黄佳老师说,本节课是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第1节课,转化是解决问问题时经常采用的方法,能把较复杂的问题变成简单的问题,把新颖的问题变成已经解决的问题。转化的的手段和具体方法是灵活多样的,既与实际问题的内容和特点有关,也与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关,掌握转化策略不仅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更有益于思维的发展。通过例1的教学让学生联系实际感悟转化的含义体会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转化都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教材借助一些具体的数学问题向学生传达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本节课的教学不以学生能够解决教材里的各个问题为目的,而在于学生对转化策略的体验与主动应用,具有初步的转化意识和能力,体会转化的价值。
张雅荣老师说,通过联系生活中的问题,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感知转化的策略。通过回忆和交流以前运用转化策略解决的一些问题,意识到转化是经常使用的策略,从而使学生理解转化策略的价值,初步形成应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
濮为云老师说,本节课的教学,注重体现新课程的理念,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空间,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给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教学前故事引人,使教学内容生活化、情趣化、丰富化;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了过程的活动化,达成了预定的教学目的。
四、活动签到表(电子照片)
五、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一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转化的策略,学会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并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能根据问题的特点采用转化的具体方法解决问题。
2.使学生经历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丰富转化策略体验的过程,感受知识、方法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的基本经验,发展思维的灵活、敏捷等品质。
3.使学生在获得策略体验的过程中,感受转化策略的应用价值,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在解决问题中主动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和认识转化的策略。
教学难点:灵活选择具体的转化方法。
课前准备:用于演示转化的例1相应的图片,为学生每人准备用于例1图形转化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设置问题情境
1.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以前已经解决过许多数学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进一步解决新的数学问题,看看通过问题解决能学到什么新的内容。
2.创设问题情境。
出示例1 0
引导:这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平面图形,问题是要比较哪个面积大一些。看一看图形,能不能直接比较出面积大小?请大家仔细观察、积极思考,看看能不能找到比较的办法。
二、探索获得策略
1.引导思考。
引导:我们观察这两个图形,是两个比较复杂的、不规则的图形,不能直接比较大小。大家通过观察,找到比较办法了吗?你准备用怎样的办法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
2.交流呈现。
追问:为什么要把两个图形都变成长方形比较?用哪些方法把两个图形变成长方形的?
3.回顾反思。
引导:大家回顾一下上面比较图形大小的过程,问题是怎样解决的,你从中有哪些体会可以交流。把你的体会和同桌互相说说。(教师巡视、倾听、指导)
4.丰富体验。
引导:大家进一步回顾,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有过转化的策略吗?用转化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互相举例说一说。
交流:在以前的学习中,哪些问题用到过转化的策略?
三、应用内化策略
1.完成“练一练”。
2.做练习十六第1题。
3.做练习十六第2题。
4.做练习十六第3题。
四、总结学习收获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反思
1.直观演示,激发寻求策略的内需有效的数学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合适的数学现实的基础之上的,五年级学生在以往数学学习过程中都积累了不少“转化”的体验,但这种体验基本上处于无意识的状态,只有合理呈现学习素材,才能促使学生对转化策略形成清晰的认知。为此,在课的一开始,我便呈现了一个直观性和操作性极强的素材图“哪个图形面积大?”学生积极开动脑筋,通过平移和旋转把这两个图形转化为一个长方形。这样以典型而具有直观性的图形转化为切入口,既使学习内容鲜明生动,很快调动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心向,又能唤醒学生原有认知中的“转化”体验,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开始进一步感悟“转化”策略。
2.回顾整理,在复习旧知中感受转化策略对转化策略的理解不能仅仅依赖直观的演杀与形象的操作,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亲身经历策略的形成过程,尤其是思维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学时,加强了对知识的学习进行系统分类,以逐步建构学生对转化策略的深层理解,
让学生经历转化策略的形成过程:(1)图形面积、体积方面的应用;(2)数与计算方面的应用。通过唤醒经验--回顾整理--体会应用,分类让学生经历转化策略的形成过程,符合学生"感知一一表象--抽象"的认知规律。
3.学以致用,体验运用策略的价值
在学生经历策略的形成过程后,精心设计一些富有变化的问题是必要的,这对于策略的理解,拿握和熟练运用起着“催化”的作用。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我针对性地设计了,些练习题,这些习题的练习,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分散了教学的难点。增强了教学的有效性。学以致用,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得会更加透彻,学生对策略的价值所在会感受得更加深刻,而且在运用策略的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够得到培养和提高。
六、活动报道及照片
2022年5月19日,南京市齐武路小学五年级数学老师开展了下学期的第五次备课组活动,本次主讲人的是黄媛媛老师,活动主题是研讨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的教学。黄媛媛老师在五二班上了精彩的一课,接着我们回到办公室进行了一次讨论。首先是黄媛媛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进行解读:1.初步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灵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2.通过回顾曾经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从策略的角度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转化策略的应用价值。3.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主动克服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理解转化策略的价值,丰富学生的策略意识,初步掌握转化的方法和技巧。教学难点: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接着黄佳老师解读教材说,本节课是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第1节课,转化是解决问问题时经常采用的方法,能把较复杂的问题变成简单的问题,把新颖的问题变成已经解决的问题。转化的的手段和具体方法是灵活多样的,既与实际问题的内容和特点有关,也与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关,掌握转化策略不仅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更有益于思维的发展。通过例1的教学让学生联系实际感悟转化的含义体会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转化都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教材借助一些具体的数学问题向学生传达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本节课的教学不以学生能够解决教材里的各个问题为目的,而在于学生对转化策略的体验与主动应用,具有初步的转化意识和能力,体会转化的价值。
之后张雅荣老师说,通过联系生活中的问题,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感知转化的策略。通过回忆和交流以前运用转化策略解决的一些问题,意识到转化是经常使用的策略,从而使学生理解转化策略的价值,初步形成应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
濮为云老师说,本节课的教学,注重体现新课程的理念,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空间,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给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教学前故事引人,使教学内容生活化、情趣化、丰富化;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了过程的活动化,达成了预定的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备课组活动,由黄媛媛老师执教的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听完这节课两位老教师以及以为新教师给黄媛媛老师提出了一些建议,黄老师也认识到了不足,也表示之后多学习。各位老师对黄媛媛老师的课以及本节课的重难点易错点有了很好的了解。
上一篇: 五年级数学第四次备课组活动
下一篇: 五年级数学第六次备课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