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教学一线>>备课活动>> 文章
三年级语文备课组第四次活动记录

发布时间:2022/6/20 14:34:29 作者:孙荣 浏览量:1126次

南京市齐武路小学备课组活动记录

2021-2022学年度第学期

组别:  年级语文  组长: 孙荣

一、活动主题:

组内公开课《陶罐与铁罐》

二、活动方案:

1.活动目标:

  教授第二单元课文《陶罐与铁罐》

2.活动时间202237

3.活动地点:南京市齐武路小学6班、办公室3-314

4.参加对象及人数:南京市齐武路小学年级全体语文教师10

5.执教者(主讲人)及课题:徐春霞《陶罐与铁罐》

三、研讨记录

本周的备课组活动是教授第二单元课文《陶罐与铁罐》

老师介绍《陶罐和铁罐》是小学语文教材第二单元的一篇寓言故事。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孙荣老师说课文内容简单易懂,生动有趣,学生比较喜欢这一点文章。教学时,放手让学生自读,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再作适当的指导。

张晓慧老师说:课文的第一部分主要写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引导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表现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体会他们的不同内心活动。比如:通过你敢碰我吗?”“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 可以看出铁罐的自以为是,傲慢无理。通过不敢,铁罐兄弟。”“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可以看到陶罐的谦让宽容。

王颖老师说,在指导朗读过程中,要求学生读出不同人物的感情:读铁罐的话,语气生硬些,给人以傲慢、蛮横之感;读陶罐的话,语调平缓些,语气温和些,给人以谦虚朴实之感。再让学生演一演,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四、活动签到表(电子照片)

78bd105f3fbaea3560d5eeb6728825d

五、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课题

陶罐和铁罐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陶、罐等11个生字,会写骄、傲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骄傲、懦弱、谦虚等词语;                  

2.能抓住句中描写人物神态或动作的关键词,感受到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从而有感情地朗读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对话。

过程与方法:

   1.默读课文,掌握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
 2.理解陶罐的谦虚宽容和铁罐的傲慢无礼以及懂得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明白本文的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

重点

通过学习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

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体会陶罐的谦虚却不软弱,并能够有感情的朗读陶罐的语气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陶、罐等11个生字,会写骄、傲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骄傲、懦弱、谦虚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寓意。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分钟

一、直接点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请跟老师板书(课题已板书在黑板上),注意它的第一笔是横撇弯钩。(同学们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预设):陶罐是什么物品?
  师:陶,是用黏土烧制成的。课件出示2:陶罐图片)

【设计意图:直入课题,鼓励学生质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好地把学生带入课堂。

新课

教学

)分钟

二、按照要求,自主预习

 1.我们先来看看第6课要完成的预习任务。

(课件出示3)

(1)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及新词,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借助字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生字新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使用    标画生字新词;尝试读出自己的感受,用   画出精彩的语句;尝试读懂课文内容,能大胆提出自己的疑惑,用把没弄明白的问题做上标记。

 (3)学会和同伴交流学习收获,在相互检测、交流、评价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并能够将学习中获得的学习经验应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去,逐步学会学习。

指名读预习任务。

2.不动笔墨不读书,预习同样要动笔墨。下面我们就把自己对本课预习的感悟用特定的符号标记出来,在书本上留下智慧的或是思考的痕迹。

三、检查预习,进行闯关

大家认真预习了这些课文,预习得怎么样呢?下面,老师带来了一个闯关游戏,大家比一比,看一看你能闯过几关?得到几颗星?

(课件出示4)

第一关:汉字大本营。能正确认读本单元生字新词,使用钢笔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的书写生字,获得写字之星(板书:汉字大本营)

第二关:阅读展示台。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概括出课文内容,获得阅读小明星(板书:阅读展示台)

第三关:智慧少年。能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能就别人的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获得智慧少年(板书:智慧少年)

(一)汉字大本营

1.认读生字新词:我会读。

(1)(课件出示5)出示学生认为难读的词语:

陶罐 骄 谦虚 懦弱 恼怒 惊代 价值

(2)自由读,同位互读,指名读,教师相机正音。

重点强调:

注意读准:翘舌音,前鼻音谦、罐

(3)展示读:开火车读,分组赛读。

2.识记字形,正确规范书写生字。

(课件出示6)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

骄 傲 谦 虚 懦 弱 提 尘 讶 捧 代 价

(1)你如何识记这些生字?

形声字结构特点:骄 傲 谦 讶 捧 价

形近字比较:虚一虎 糯一懦 代一伐 尖一尘

猜谜语:的谜语是双星残月两相依

(2)连接前置性预习,反馈学生自主预习的情况,同位互批自己练写的生字。

要求:一看写正确了吗?二看写规范了吗?如有写得不正确或者不规范的字,就圈出来。

(3)错别字报给小组长,由小组长把本组内同学的错别字写在黑板上。

(4)根据黑板上的错别字组织学生交流识记,教师重点针对以下几个字进行指导、范写:

:左窄右宽,下面的一横变成了提。

:左窄右宽,注意右面部分,注意书写顺序,右边的第四笔是横折。

半包围结构,注意虎字头里面的笔顺是:横、竖弯钩。

(5)小结:我们以后写字时要认真观察生字的结构,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争取把每一个字都写正确、规范。书写正确规范的同学教师颁发写字之星,恭喜大家。继续勇闯下一关。

(二)阅读展示台

1.谈话过渡:生字词大家都掌握了,那么课文能读好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这课文,感受寓言的魅力。要求: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正确、流利,把你认为难读的地方再练练,读出自己的感受。

2.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想一想本讲了一件什么事?(选词填空)
 (课件出示7)

铁罐常常()陶罐,但多年之后,陶罐依然那么()、()、(),而铁罐()了。
 (答案:奚落、光洁、朴素、美观、无影无踪)

(板书:奚落、光洁、朴素、美观、无影无踪)
  (三)智慧少年

1. 同学们,通过以上的交流,我们不仅会读、会写了生字词,能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而且还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真了不起!在预习时,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请在小组内提出自己不明白问题,大家讨论解决,如果你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就别人的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解答别人的疑问,就能获得智慧少年称号。

2.组内交流预习记下的问题。教师巡回指导了解,特别关注学困生的疑难点。

3. 班内交流。

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依据学情认真梳理,有的当堂解决,有的放到以后的课时中学习。

(1)陶罐和铁罐性格有什么不同?

(2)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设计意图:课件出示预习任务,放手学生自学,让学生有据可依,体现了学生是主体的教学理念。】

【设计意图:解决生字的音、形、义,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通过闯关游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抓住这个年龄段学生爱好游戏,善于表现自己的特点。竞赛和评选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药。】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四、总结提高,交流收获

1.学生交流收获

本课的学习,你得到了几颗星?比一比、看一看谁是闯关小能手

  1. 课下请同学们继续熟读课文,在自己感受深刻的地方写下感受,摘抄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板书

内容

板书设计

6陶罐和铁罐  

汉字大本营—— 阅读展示台—— 智慧少年

(板书:光洁、朴素、美观、无影无踪、奚落)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扫清阅读障碍,解决字词障碍,朗读障碍。教学伊始,教师出示预习任务,放手学生自学,让学生有据可依,为了使枯燥的生字词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教师设计了闯关游戏,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学好生字新词,学生轻轻松松完成了学习任务。

2.鼓励学生质疑。在导入课题时,教师让学生对题目提出质疑,在教学结束前,教师又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提出质疑。学贵有疑,质疑锻炼了学生动脑思考的能力。

不足之处:

要拿捏好的关系。

六、活动报道及照片

202237日,南京市齐武路小学年级语文老师开展了上学期的第次备课组活动,本次主讲人的是徐春霞老师,活动主题是教授第二单元课文《陶罐和铁罐》。首先是徐春霞老师对本的教学目标进行解读。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懂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接着孙荣等几位老师对本次听课内容及情况进行概述,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陶罐和铁罐》是小学语文教材第二单元的一篇寓言故事。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e4ee17057f2a368c131edc29fc57422

65cd8de473d7f31fc0ffc0fdc05e73f

   1005f476383c5158d7e916daef6bbf0

    昨天访问: 3334  |  今天访问: 1070  |  本月访问: 18662  |  上月访问: 98499  |  访问总数: 3150903  |  会员总数: 106  |  文章总数: 2102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文鸿路166号 邮编211112 电话:025-87116692

版权所有 南京市齐武路小学

备案号: 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