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备课组第五次活动记录
发布时间:2022/6/20 14:35:50 作者:孙荣 浏览量:1443次
南京市齐武路小学备课组活动记录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
组别: 三年级语文 组长: 孙荣
一、活动主题:
组内公开课《肥皂泡》
二、活动方案:
1.活动目标:
教授第六单元课文《肥皂泡》
2.活动时间:2022年5月10日
3.活动地点:南京市齐武路小学三1班、办公室3-411
4.参加对象及人数:南京市齐武路小学三年级全体语文教师10人
5.执教者(主讲人)及课题:孙荣《肥皂泡》
三、研讨记录
徐春霞老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节课孙老师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进行阅读感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自读能力。
王洁茹老师:教学中教师能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文中用词的准确、贴切。
石探探老师:课前安排的吹肥皂泡实践活动,既让学生对吹的动作有了更深的体会,又为理解下文描写肥皂泡的美丽作了铺垫,让学生把语言文字和感性体验结合起来,减缓了理解的坡度,以更好地体会作者文笔的细腻与精美。
袁小广老师:整个课堂教学教师采取了以读为本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深刻体会作者情感和态度。
王颖老师:通过想象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引导学生开展丰富的想象,让学生更加深刻地领会作者的心情。
张晓慧老师: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通过小练笔使生活体验与情感体验互相交融,更好掌握文章表达方法的学习与运用,切实提高学生读写结合。 四、活动签到表(电子照片)
五、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肥皂泡
【课时目标】
1. 认识“廊、悠”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和”,会写“皂、廊”等13个生字,会写“肥皂泡、种类”等13个词语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出示图片:同学们咱们先来欣赏一下这些图片。
出示课件1.2.3.4:展示肥皂泡图片。
2、集体交流:同学们,见过肥皂泡吗?吹过肥皂泡吗?你们觉得怎么样?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泡泡很漂亮、美妙、神奇,吹肥皂泡很有意思!
3.可是,你亲自做过泡泡水吗?效果怎么样?
预设:做过,学生可能会说吹出的泡泡很大、很小或一串一串的等词语。
4.揭示课题:同学们对肥皂泡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今天让我们一起和作者冰心吹泡泡,感受其中的乐趣吧!
出示课件5:
5.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相机板书:(20 肥皂泡)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联系学生生活,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冰心,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她吧!
出示课件6: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自读课文。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读一遍。老师提出读书要求。
出示课件7:
2.学习生字词
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课文中的字词识记的怎么样呢?我们来检测一下吧!
(1)我会认
①出示词语,自读两遍,再指名读。
注意读准:翘舌音“若 颤”,前鼻音“巅”,后鼻音“廊 婴”等。
出示课件8:
②学习多音字“和”。
出示课件9:
③游戏识字:肥皂泡飘起来。
开火车,一字组一词。
出示课件10:
④解词语:理解“颤巍巍、山巅”的词义。
出示课件11.12:
(2)我会写
①出示生字表。指名读,齐读,指名领读
出示课件13:
②生字归类识字。
出示课件14:
③加一加识字。如:白+七=皂 ,女+乔=娇
④字理识字。如:越
出示课件15:
⑤书写练习。重点指导“透、婴”,强调易错处。
出示课件16.17:
(设计意图:先解决生字词的音、形、义,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扫清阅读理解障碍。)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自由朗读课文,梳理结构
出示课件18:
师:大家找一找围绕“肥皂泡”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呢?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再去认真读课文。
2.小组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
预设:课文共五个自然段,本文按“吹肥皂泡——欣赏肥皂泡的样子——感受肥皂泡的乐趣”顺序写的。相机板书:(吹肥皂泡——欣赏肥皂泡的样子——感受肥皂泡的乐趣)
4.小结:文章通俗易懂,用词准确、精美,让我们再一次美美地读这篇文章。
5.齐读全文。
(设计意图: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梳理文章脉络,为下一节课的阅读理解打下基础。)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解决了生字词,扫清了阅读障碍。从整体上理清了课文的叙述顺序,知道了课文按“吹肥皂泡——欣赏肥皂泡的样子——感受肥皂泡的乐趣”顺序写的。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感受作者的童年乐趣吧!
【板书设计】
20 肥皂泡
吹肥皂泡——欣赏肥皂泡的样子——感受肥皂泡的乐趣
教学反思
本文篇幅短小,语言清新自然,作者感情真挚而美好。在教学这样的文章时我充分运用有效媒体和手段,设置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热爱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和欲望,引导他们以饱满的激情很主动、很投入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由此促进他们充分地、最大限度地去感知、体验文中的美——泡泡的美好、引人遐想,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本文层次井然,脉络清晰。教学中,我逐步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结构思路,弄清“吹肥皂泡——欣赏肥皂泡的样子——感受肥皂泡的乐趣”的写作顺序。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然后再通过品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泡泡之美、吹泡泡的乐趣,进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肥皂泡给孩子们带来梦幻般的感觉。为此,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想像,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领会作者的心情。
由于时间关系,我在教学本课时没能很好的引导学生进行学练结合。比如,在教学第五自然段时,只是让学生口头说了说肥皂泡还会飞到哪里,应该课后布置仿照第五自然段,写写这些泡泡还可能飞到哪里去。以通过小练笔使生活体验与情感体验互相交融,更好掌握文章表达方法的学习与运用,提高学生读写结合的运用能力。
六、活动报道及照片
童年的时光总是让我们无比眷恋。2022年5月10日上午,孙荣老师给我们执教《肥皂泡》,带领大家走进冰心奶奶的童年生活,感受她童年吹肥皂泡的乐趣。
一堂好课就是一种美的感受。在孙老师亲自展示吹肥皂泡下,同学们的兴趣瞬间被调动起来了。课中,孙老师紧扣教学目标,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课堂,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的语言和情感表达。
教师的成长不仅在教学过程中,还在与其他老师的交流中。课后,大家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了评课,大家各抒己见。孙老师的这一堂课受到大家的赞赏。
上一篇: 三年级语文备课组第四次活动记录
下一篇: 三年级语文备课组第六次活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