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创课堂”理念下,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发布时间:2024/9/30 14:44:47 作者:杨綪 浏览量:154次
2024年9月27日,美术教研组开展了本学期的第一次集体备课活动,本次备课活动由杨綪老师执教,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和创造力。
本次备课活动让学生了解“形形色色的人”这一主题,培养他们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让学生表达对人物的感受和理解,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和创造力,并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让他们在活动中互相学习、互相启发。
杨綪老师在课堂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讨论“形形色色的人”这一主题,让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不同人物形象和特点。学生根据主题进行创作,可以运用绘画、手工等多种形式表达对人物的感受和理解。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创作中遇到的问题。
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班级内的作品展示。每个同学都要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简单的介绍,包括创作灵感、人物形象特点等。在作品展示环节后,开展互动交流活动,让学生互相评价作品,分享创作心得。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引导,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提高他们的交流能力。
随后,组内老师展开研讨,何梅老师表示杨老师在本节课中课程以多种绘画手法呈现不同人物的特征,让学生在多样的艺术体验中开拓眼界。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灵感。在授课过程中与学生互动频繁,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绘画创作。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绘画技巧。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特征,理解人物的情感和性格,从而更好地进行绘画创作。这种从生活中汲取灵感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理解力。
周苗苗老师指出在课堂中,学生们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创造力。他们通过观察、讨论和创作,成功描绘出了各种不同的人物形象。在绘画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掌握了绘画技巧,还学会了如何用艺术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和耐心。在这堂课上,教师通过讲解、示范、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了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教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艺术创作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通过本次活动,在今后的常态化教学工作中,组内教师会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以更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让学生在艺术创作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理解世界。
上一篇: 探寻100以内加法和减法教学课堂的构建
下一篇: “齐创课堂”理念下,激发学生创作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