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教学一线>>教研活动>> 文章
强化动手实践能力

发布时间:2024/11/12 14:43:51 作者:杨綪 浏览量:250次

2024118日,劳动组举行了本学期第三次教研组活动,由孙荣老师执教《校园指示牌的设计》一课,整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课程设计阶段,孙荣首先分析了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结合校园环境,确定了指示牌设计的主题和方向。在教学内容上,孙老师注重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让学生们在掌握设计原理的同时,能够亲自动手实践。同时,孙老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们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孙老师首先向学生们介绍了指示牌的设计原则和要素,包括指示牌的功能性、美观性、易读性等。然后,孙老师将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设计一个区域的指示牌。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孙老师鼓励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要注重与团队成员的沟通和协作。在学生们完成设计后,孙老师组织了小组展示和评价环节,让学生们相互交流、学习。

研讨环节薛娟老师认为学生们在课程中表现出了较高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学生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学生们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指示牌。

黄萍老师觉得《校园指示牌的设计》这一课程,从内容上看,旨在让学生了解校园指示牌的种类、功能以及设计要点,并通过实践操作来设计和制作校园指示牌。课程首先通过理论教学让学生对校园指示牌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接着让学生参与到设计的实践中来,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在教学方法上,老师并没有采取单一的讲授方式,而是结合了互动、讨论和实践等多种方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在课堂上的小组讨论环节,同学们可以充分交流意见和看法,使每个人的创意得以展示。这样的形式使得劳动课不仅充满了活力,还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袁小广老师表示从课程的知识性角度来看,《校园指示牌的设计》课程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指示牌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了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实践机会,也是一次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巩固。其次,从能力培养的角度看,这一课程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实用性、美观性以及周围环境的协调性等多方面因素。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也提升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此次教研活动让组内教师意识到劳动课应该更多地结合实际、注重实践,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还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图片3.png

    昨天访问: 3167  |  今天访问: 323  |  本月访问: 51330  |  上月访问: 92455  |  访问总数: 3368760  |  会员总数: 106  |  文章总数: 2127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文鸿路166号 邮编211112 电话:025-87116692

版权所有 南京市齐武路小学

备案号: 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